陈师道词赏析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

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

陈师道的诗沉健朴厚,独树一帜,文章也相当好,得到当时古文大家曾巩的赏识,留其在门下读书,学习。

苏轼任颍州太守时,陈师道任颍州教授,希望收他为弟子。

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婉言推辞。

但苏轼不以为忤,仍然对他加以指导。

在作诗方面与黄庭坚、”

陈与义并称为江西诗派“三宗”

其诗初学黄庭坚诗风,其后就发现黄庭坚“过于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

(《后山诗话》),因而致力于学杜。

对于他学杜甫所达到的境界,黄庭坚也表示钦佩,曾对王云说,陈师道“其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作诗深得老杜之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

(王云《题后山集》)。

世人皆知陈师道的诗、文很好,却不知其词。

陈师道的词作,清婉妍秀,饶有风韵,与其诗的枯寂迥然不同,这是陈师道另一种才情的表现。

例如《木兰花·阴阴云日江城晚》:

阴阴云日江城晚。

小院回廊春已满。

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

香火无凭空有愿。

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阴阴云日江城晚,小院回廊春已满。”

上半阙起句,为形象刻画提供了典型环境。

一个是江城晚景:斜阳西下,暮霭四合;一个是小院春景:春意盎然,充溢人间。

“小院回廊”

、都已被春占“满”

了。

可见不是初春,是晚春。

这个环境之所以典型,是因为晚、春这些具体的时段时节,应该充满家庭团聚、欢乐活泼的气氛,但词中的主人公却只能独守空阁,这就在强烈的对比反差中加强了抒情效果。

“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点出了主人公独守空闺的处境和由此而引起的怨恨。

“鹂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