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何曾弱须眉 李清照词赏析三

ps:这几日因家中有大事发生,故有几天未更,见谅。

词这种文学体式最能表达幽约细美之情,而具有幽约细美之情的人也更适宜于填词。

有宋一朝,将词人细分为四种:一、虽具另一种深情高韵,而不与此细美之境相合,于是能诗而不工词,如王安石。

二、有雄姿英气,卓砾不群,而有时偶与此细美之情相契者,其人率于学术事功别有树立,间作小词,亦极精工,如范仲淹,文天祥。

三、有深具此种细美之情,而仍有别的襟怀抱负者,其人写词可成名家,而兼有其他方面的成就,如欧阳修、苏轼。

四、具有悱恻善怀,灵心多感,其情思常回翔于此种细美凄迷之域者,则是纯粹的词人,如李煜、晏几道、秦观、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皆是,而李易安也是。

李清照承袭父母二人的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察物观生,言哀涉乐,常在妍美幽约之境,感于心,出于口,不加矫饰,自合于词,所谓自然的流露,或许李清照自己也不自知其所以然。

如《点绛唇·寂寞深闺》: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又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少年时所作,但是婉美灵秀的韵致,纯是自然的流露,并非刻意用力者所能及。

裴斐在其所写的《别是一家词》中,曾经把李清照的词与李煜的词进行比较,说明李清照词的女性特色。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裴斐认为,这两首词都是写国破家亡之感,但风格迥别。

前者直泻,后者婉转;前者沉重,后者轻灵;前者粗犷,后者轻细柔。

婉转、轻灵、细柔,自是女性美。

又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