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门四学士中(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以填词论,秦观最为杰出,黄庭坚的诗造诣甚高,与苏东坡齐名,后来成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在文学与书法方面,黄庭坚天才极高。
他一生专力作诗,态度极为郑重。
其所传诗篇,几乎都是精心结撰的,没有败笔、懈笔。
但是他作词态度则不然。
词在宋代是很盛行的歌唱乐曲,黄庭坚在与朋友往还,歌筵酒席之间,也不免伫兴而作,他的态度是随便的。
因此,按照词的通常标准来衡量,对黄词的评价不是“当行”
,而是别派,但是黄词又确实是“用意深至,非小才所能办”
,甚至可以“超逸绝尘”
,他的词的缺点是喜用生僻字,爱用通俗成粗俗的字,并且多可笑的句子,格调不高。
如果排除黄庭坚词中这些糟粕之作,而观其佳者,确实又有其独到之处。
如《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绛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