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的咏物词四

四、辛弃疾的咏物词

辛词传世者,共有六百首以上,为两宋词人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作者。

其词内容方面之广与风格变化之多,则早在南宋时代辛氐的一位友人刘宰,在其《贺辛待制弃疾知镇江》一文中,就曾经对其词有过“驰骋百家,搜罗万象”

的赞美。

学者邓广铭先生在其《略论辛稼轩及其词》一文中,论及辛词时,也曾说:“就辛稼轩所写作的这些歌词的形式和它的内容来说,其题材之广阔,体裁之多种多样,用以抒情,用以咏物,用以铺陈事实或讲说道理,有的‘委婉清丽’,有的‘秾纤绵密’,有的‘奋发激越’,有的‘悲歌慷慨’,其丰富多彩也是两宋其他词人的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辛弃疾的咏物词所表现的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关怀、与大自然的交感共振,以及在自然之中的适意畅情,对处于生态危机重压下的现代人不仅具有悦情悦志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反思生命意义的启迪效应。

例如《贺新郎·赋琵琶》,本是一篇咏物之作,通篇皆用有关琵琶的典故和事例,却能不落入南宋一般咏物词的刻画沾滞的窠臼,而写得精力饱满,慷慨动人。

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为呜咽。

这首词借唐玄宗年间有关琵琶和音乐的典故,抒写北宋沦亡之悲,讥讽南宋小朝廷耽于安乐。

全词以弹琵琶为喻,事实上“弹”

(谈)的是国家兴亡之曲。

“凤尾龙香拨”

是说琵琶的名贵,“自开元霓裳曲罢”

则是暗指安史之乱,喻国运的衰微与动乱。

借唐说宋,开篇即点到主题而又不露痕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