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调慢词 从杜牧到周邦彦六

三、宋词“集大成”

者——周邦彦〈二〉

2、创作技巧上的跳脱剪接。

所谓的“跳脱”

,类似于跳跃,多指时间。

长调虽然比较舒缓,但是还是不能像小说、散文一样的叙事,因此在过渡时往往不借助过渡词语和段落,而是直接转过去。

在这一点上,北宋周邦彦和南宋吴文英最得其妙。

所谓的“剪接”

,则是指画面两相衔接,多指空间。

这个颇类似于西方电影的“蒙太奇”

技巧,包括对面落笔、今昔对比和未来设想等技巧。

周吴两大词家也都颇善此道。

例如周邦彦的《忆旧游》?: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

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

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在汴京求官,接到昔日相好的一位女子从外地寄来的信,因而回忆起当初分手时的情景,引发思念之情所作。

此词写女子闺怨,兼用对面落笔和今昔对比技巧。

上片前八句用一个“记”

字统领,回忆分别时难忘的场景,伊人愁苦的形象。

最后三句轻轻拉回到自身眼前,用“两地魂销”

作结。

下片转换时间季节,设想伊人对自己的苦苦等待和期盼。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