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词“集大成”
者——周邦彦〈一〉
夏敬观在《手评乐章集》中说:“耆卿写景无不工,造句不事雕琢。
清真效之。
故学清真词者,不可不读柳词。
耆卿多平铺直叙。
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周邦彦在词史上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集大成”
式的人物。
周词受柳永词风影响很大,特别是长调慢词的铺叙手法方面二者有密切的承继关系。
柳永长调的铺叙手法十分成功,与感情的直接自然倾吐相一致,叙述上按时空顺序向前一层层展开,以平铺直叙的“实说”
为特点。
周词虽也善于叙述铺排,但在结构安排上与柳异趣,它常常打乱时空顺序,变柳的直笔为曲笔,多用繁复交错的曲折手法。
柳词的叙写方法是平面的,周词的叙写方法是立体的,这也就是陈廷焯论周词时所谓“顿挫之妙,理法之精”
。
1、章法结构上周邦言则打乱时空顺序,回环往复。
柳永的慢词在内容的组织上比较简单,柳的叙述结构一般是“过去——现在——未来”
的线形结构,而后来的周邦彦却是“现在——过去——现在”
或者“现在——未来——现在”
,甚至有更复杂的“现在——过去——现在——未来——现在”
的环形结构。
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