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闹元宵元春省父母;诗明理颦儿得青睐(二)
元春听弟弟说话,看眼匾额,“红香绿玉”
微微摇头。
“何不用,怡红快绿。
便称怡红院。”
说完看着弟弟。
小本一听果然如此,笑笑道:“姐姐说的本是不错的。
只是此刻说来却是不妥。”
元春听了微怔,引着宝玉前行两步,不等后面人随上便停了步,然后轻声道:“有何不妥?”
小本学着元春,压低声音道:“姐姐未归之时,若用这个‘快’字就妥帖了,那时愚弟心中只恨每日太长。
而眼下,姐姐即是到了家中,那这个‘快’字便不妥了。
此时愚弟恨不得长绳系日。
哪里还见得‘快’字了。”
元春听了满脸笑意,“若依着弟弟,此处该用何名?”
“怡红绿玉可好?还可称怡红院。”
小本说完,见元春眉头一动,看来宝钗说的对了,元春果然不喜‘绿玉’字。
便忙道:“冷烛无烟绿蜡乾,”
说完见元春眼中含笑,便继续道:“蜡,极易消融。
今日喜庆之日……”
小本顿了一下,“姐姐好像忘了弟弟之名了。”
小本是绝对不会允许此处换成怡红快绿的。
至于潇湘馆,蘅芜苑,这样的地方他是不怕的,即便有凤来仪被元春改成潇湘馆,那他也不会让黛玉泪雨潇湘。
元春看着宝玉,直觉有些陌生,可越看越喜。
“倒是说了些道理。
虽说不见长进,可见是用心了。”
说完,扶着往前而去。
看来元春是同意自己的说法了,这便好,此处一过,余下的便不多了。
贾母,王夫人等后面陪同,见姐弟二人有说有笑,心中自是高兴,脚步愈发慢了下来。
“姐姐慢些!”
二人站稳,“姐姐觉得园景如何?”
“山有致,水有序,亭台楼阁铺陈华丽,点缀新奇。
远观成景,近看如在画中。
只是……”
说着看向弟弟。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说着看向元春,见其点头又叹道:“只是太奢靡了。
看起来非是骨肉亲情回家归省,倒像做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