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途从吉普尼开始

“我只是想听你说说更多的事情。

关于宿务的一切,还有你的一切。

毕竟我们都已经是朋友了呢。”

他满脸的诚恳,语气缓缓而温柔。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们都不还熟呢。

我可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准备要讲自己的事。

而且我都不是宿务人,只是在那里上学,对于它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我坚持这一请求哦。

因为你可是上帝派来安抚我的天使呢。

你说什么我都会相信,而且都会觉得美好无比。”

也不知道上帝老人家会不会生气,这样动不动就把他挂在嘴边。

“你也是基督徒吗?”

她有些惊喜的两眼放光,虽然也有些半信半疑。

这F国的女孩子几乎个个都是天主教徒,尽管归属于各种流派和教区。

而且还有一个几乎算得上是交往的潜规则就是,她们对于具有同样信仰的男孩子要更为信任和容易接受。

哪怕事实往往是会从另外一个差不多相反的方向,来证明这其实没有多大推波助澜的意义,或者起到什么甄别的效果。

“我一直相信我们的生活中确定有神的旨意存在。

尤其是他让我们今天相遇,我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这样的说辞怎么都是让她倍感亲切却又巧妙地回避了正面回答,甚至让他开始自鸣得意。

可能他就是个很诚实的人,不想在这问题上撒谎。

但又不想失去走一走捷径的大好机会。

不过这答复也都还不算是在昧着良心有意地利用那样的内幕。

“哇,那可真好。

上帝一定会保佑你的。

那你准备在宿务呆多久呢?”

她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算是翻开了宿务指南真正的第一页。

因为在宿务,每一个女子面对每一次的搭讪,都要不厌其烦地先问这个问题。

表面上这标志着她们是真正关心对方的停留时限长短,其实这是她们的试探。

看对方是不是真正有在宿务安家的计划,倒不一定是非得要结婚。

而不同的答案就会决定她们后续处理的不同态度或者方式。

但一个有趣的想象是,无论别人回答是长还是短,她们对那答案总是既有喜欢也有不喜欢的案例,就和喜不喜欢对方一样存在着不能解释的群体中的个体差异。

有时候那甚至是有些歧视在内的。

往往对歪果仁尤其是老白人,她们可是要大度得多。

所以一般而言这还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过眼下这问题隐含着的刁难也没有难倒他。

想想其中那些可能的关节以后,他就笑着说道,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