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词赏析

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别号须溪。

又自号须溪居士、须溪农、小耐,门生后人称须溪先生。

[2]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

南宋末年爱国词人。

刘辰翁的爱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借长短句写了很多伤痛故国沦亡的词;第二,《宋诗纪事》记载:“景定壬戌(1262年),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

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

宋亡,隐居卒。

有《须溪集》。”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刘辰翁是一个有气节的士人。

他在南宋末年,对策直言,忤权奸贾似道,宋亡后,抗节不出仕,以遗民终老。

他晚年过着贫困的生活,却没有怨言。

如其在《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中写的,“陋巷箪瓢如素居,不管茅茨春雨湿”

的清苦生活。

刘辰翁兼长诗、文、词。

《四库提要》评其诗文,说:“其于宗邦沦覆之后,眷怀《麦秀》,寄托遥深,忠爱之忱,往往形于笔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

南宋覆灭之后,有不少士人伤痛故国沦亡,借长短句抒发其《黍离》《麦秀》之悲,其中著名的士人有蒋捷、周密、张炎、王沂孙、刘辰翁等,而刘辰翁的词作更有自身独具的特点。

王沂孙借咏物寄怀,如《眉妩》咏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

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故山夜永。

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该词下半阙中的“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故山夜永。

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等句,描写了历朝宋帝于池边赏月的盛事清景,伤南宋灭亡,难以复兴。

张炎与蒋捷是在叙述行踪、描写景物时随笔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