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吹彻玉笙寒 赏析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李璟(916—961)字伯玉,初名景通。

南唐列祖李升长子,在位十九年(943-961)卒,葬顺陵,庙号元崇,后人称南唐中主。

其词仅存四首,依次为:《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一首,《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一首,以及《浣溪沙》(又作《摊破浣溪沙》,又称《山花子》)二首(手卷真珠上玉钩、菡萏香销翠叶残)。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下面详细说之: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开篇”

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所用的名词及述语,已经传达出一种深微的感受。

本来“菡萏”

就是“荷花”

,后者较为浅近通俗,而“菡萏”

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翠叶”

也是“荷叶”

,而“翠叶”

之“翠”

字则有翠色之意,也让人联想到翡翠等珍贵之物,同样传达了一种珍美之感。

在“菡萏”

下缀以“香销”

二字,又在“翠叶”

下缀一“残”

字,则词人虽未叙写自己的任何感情,而其对如此珍贵芬芳的生命的消逝的哀感,已尽在不言中了。

次句继之以“西风愁起绿波间”

,是写珍美的生命其所处身的充满萧瑟伤感的环境。

“西风”

二字原已代表了秋季的肃杀凄清之感,其下又接“愁起绿波间”

五字,这五字给人造成多种不同的联想和效果:一则就人而言,则满眼风波;再则就花而言,“绿波”

原为其托身之所在,今则绿波风起,当然更有一种惊心的悲感和惶惧,故曰“愁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