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党争又见党争


    崇祯没有直接去漕运总督衙门,而是先来了淮安府衙。
    淮安知府范中杰惊得鞋都跑掉,慌忙来到大门外接驾。
    “臣淮安知府范中杰叩见圣上。”
    范中杰以头抢地跪倒,淮安府同知、通判以及府衙的吏员也跟着跪一地,大气都不敢喘。
    别的府不知道,但是在淮安府官吏心中,崇祯几乎可以比肩太祖成祖。
    山东总兵刘泽清多嚣张的人物,而且手里握着数万大军,结果却被圣上不费一兵一卒就给拿下并就地正法。
    “平身,都起来吧。”
    崇祯扫了一眼跪地的淮安官员,昂然直入大堂。
    进了府衙大堂之后,崇祯直接就坐到了“正大光明”
    匾下的知府大椅。
    范中杰和一干左官、吏员进来之后又要跪地上,却被崇祯一摆手制止。
    “免了,站着回话。”
    崇祯一摆手又问道,“朕问你,外面运河码头上聚集的几百条商船是怎么回事?”
    范中杰略有些犹豫。
    崇祯立刻一板脸道:“范中杰,你最好给朕说实话!”
    “臣领旨。”
    范中杰吓得一个哆嗦,下意识的又要跪下,但是刚跪倒一半便看到崇祯一个眼神扫过来,当即又挺直双腿站起身。
    “对了嘛。”
    崇祯道,“范大人,你爹给你起名叫做中杰,肯定是希望你长大成人之后能成为人中之杰,作为君父,朕也希望你能挺起腰杆子做个顶天立地的知府,哪怕是这天塌下来了,你也能为淮安一方百姓撑起!”
    “臣领旨。”
    范中杰脸上涌起一抹潮红色。
    恍忽之间,范中杰回忆起了当年刚中进士时的画面。
    崇祯十年刚中进士时,他也曾是豪情万丈,梦想着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就算是不能成就三不朽的圣位,至少也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不知怎么着,走着走着就在茫茫宦海之中迷失。
    从此变得只知道随波逐流,再也不复当年的热血豪情。
    可是崇祯刚才的这一句话,却如一声黄钟大吉将他警醒。
    “禀圣上。”
    范中杰肃然道,“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路部堂想要绕开各地州府,不再按照漕粮的征收额度来从各个州府购粮,而是打算直接找粮商买粮。”
    站在旁边的几个左贰官连连使眼色,范中杰却是理都不理。
    范中杰停顿了下,接着说道:“路部堂以高出市价五成的价格从粮商购粮,但前提是粮商得自己负责将粮食运到山阳城。”
    “消息传开之后,江南八府又一州的粮商便纷至沓来。”
    “然而就在这时,南直巡按御史祁彪佳却参了路部堂一本,紧接着户科都给事中罗万象联合了几十个科道言官群起弹劾路部堂,说路部堂以高出市价五成的价格购粮,与粮商之间定然存在利益的输送。”
    “面对汹汹舆情,路部堂百口莫辩,只能自罢漕运总督事,并且上疏自辩。”
    “路部堂自罢漕运总督职使,总督署的几位左贰官不是丁忧就是突然病倒,因无人视事才导致数百粮船堵塞住运河码头。”
    “哈!”
    崇祯怒极反笑道,“事情就有这么巧?”
    朱慈炯也忿然道:“突然病倒也就罢了,正好在这时候丁忧?”
    崇祯闷哼了一声,又问道:“路振飞现在何处?还在山阳吗?”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