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仗佛威力


    “兴安,带些厂卫,严加看管粮草,然后请于尚书过来。”
    朱祁钰听到王直转移话题,借坡下驴,对兴安吩咐道。
    “臣领命。”
    兴安领命出殿,而朱祁钰则坐下来开始翻看奏折。
    随后,他突然噗呲笑出声,问道:“这姚显倒是个妙人,当监生有些屈才了。”
    奏折里,是由祭酒代呈,里面写着【国子监生姚显言:“臣思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居臣之义、父子之亲。
    三代未有佛法,皆享国长久;三代而下始有佛法,事佛愈至,得祸尤惨,若梁之武帝、唐之宪宗是也。
    朝廷修大隆兴寺,侈极壮丽,京师谣曰:‘竭民之膏,劳民之髓,不得遮风,不得避雨。
    ’
    又将崇国寺杨禅师尊为上师,仪从同于王者,坐食膏梁之美,身披锦绣之华,视君上如弟子,轻公侯如行童。
    自此之后,天灾屡见。
    】
    “孤觉得其说的很有道理,你们再听听。”
    朱祁钰不信佛,但是寺庙的问题可不止如此,最让朱祁钰喜欢的是,这姚显给出的建议。
    【胡虏犯边,皇帝被留贼庭,国师、僧众谈笑自若。
    臣愿殿下令上师同僧人仗佛威力,前往贼庭,化谕也先,送驾还京,庶可见佛护国之力,以彰尊崇之效。
    不然则佛不足敬信明矣,今后再不许崇尚佛教,实万代之法也。
    臣每思圣驾在沙漠,不胜哀痛,故敢效一言,不知万死。”
    】
    得亏是信佛的兴安不在,不然估计得被气上一气。
    “孤觉得,这监生所言,极有道理。”
    朱祁钰的目光看向陈循,道:“陈尚书,你觉得如何?”
    闻言,陈循立刻站了出来,心中一下子知道了郕王的意思,开口道:“殿下,臣以为,此法甚好,各寺各庙皆有田,不用纳赋,诸多缙绅乡豪,将名下田地归至寺庙,以躲税赋,长此以往,于国不利。”
    监生的建议有很多,但是郕王单挑这个出来,就足以说明郕王殿下的用意了。
    太祖朱元璋尚佛,定都南京时,就曾大量兴建佛寺,一时间,有一百多座寺庙拔地而起,其中有三大寺,所占田地五万六千余亩。
    后来,老朱也觉得不合适,就规定钦赐田地税粮全免,常住田地,虽有税粮,仍免杂派僧人差役。
    也就是除了赏赐田外,其他田都需要纳税。
    当然,这仅仅只是表象,因为老朱尚佛,所以他那些王子也都喜欢建造佛寺,然后再以各种方法为寺庙求得田地赏赐。
    以至于如今,各地大寺油光满面,还豢养着不少僧兵,一时间,地方便有了朝廷、豪绅、寺庙还有王府这几大势力。
    历代朝廷,对于寺庙的掌握还是有的,只要朝廷足够强大,各个政令明面上寺庙还是遵守。
    而现在,一个监生,要让高僧去度化蛮夷,朱祁钰就很认同,毕竟这些高僧平日里都没少被百姓供奉,现在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
    “孤与陈尚书,所见略同,就让礼部,咦~”
    朱祁钰说着,然后感叹道:“胡尚书没来呀?难怪孤觉得怪舒服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