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阴阳怪气


    三个月三首好歌。
    现在新人都这么高产吗?
    有人甚至开始怀疑这个羡鱼是哪位曲爹开着马甲拿同行寻开心呢。
    毕竟业内从未禁止过作曲人披马甲上阵这种事情。
    而且以曲爹们各自怪异的性格来说,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
    第二天星芒便有内部回应:
    羡鱼并非曲爹马甲,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新人。
    公司内,不少见过羡鱼的人都证实了这一说法,还补充了一些信息:羡鱼为男性,年纪不算很大,今年刚到作曲部入职不久……
    “那就是积累的多。”
    “说的对,未必是有多高产,只是羡鱼在正式入行之前手上积累了一些好歌,现在时间密集的放出来才给大家留下了一个高产的印象。”
    “不过这也很说明实力了。”
    如果不是曲爹恶作剧,那就只剩下这么一个解释了。
    有记者试图采访羡鱼,想要见识一下这个新人的庐山真面目,不过遭到了星芒的拒绝,拒绝的理由是:
    “羡鱼不喜欢被打扰。”
    这不是星芒的意思,而是林渊的意思,为此老周还特意征求过林渊的意见。
    对于这一点大家倒也不奇怪。
    因为行业内有许多如羡鱼一般性格的作曲人。
    他们从来不接采访,几乎拒绝任何形式的曝光,除了在自己的作品之后署名——
    别说林渊了。
    就连业内一些曲爹级人物,也是神秘到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就像作曲界的某句名言说的:“我和听众距离越远,我作品留白的想象空间就越大。”
    这句话具体是谁说的已经无从考证。
    但这句话确实说出了很多作曲人的心声。
    人和人的性格不同。
    有人想全世界都认识自己。
    但主动选择幕后的人,大多都对抛头露面不感兴趣。
    江湖寻不到爷的踪迹,但四处流传着爷的传说,这何尝不是一种风骚?
    ……
    接下来几天,《易燃易爆炸》气势如虹,数据不断飙升,与前两名的差距也在不断的缩小着。
    而当时间到了第七日。
    沙海文化,一线歌手郑亮正在休息室催促助理:“快给宣传部打电话,我要更多的资源广告,第一跟我们的差距不是很大!”
    “好!”
    助理也很激动,觉得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但正要出门却忽然被郑亮的经纪人拦住:“不用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