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期末考试上(第2页)

张尧从头开始做,这张试卷他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

第一道大题语文知识运用中有一道题考得相当无语,张尧看了半天都没发现是哪里有问题,好像后世的废话文学啊。

最后张尧选了最像的那个!

文言文和古诗鉴赏考得也比较难,都是不熟悉的人写的古诗和古文。

古诗词默写考了张尧最喜欢的滕王阁序和李白的将进酒。

将进酒考得比较简单,就是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滕王阁序这篇全篇用典的古文,是骈文中最璀璨的明珠。

这篇里最常考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前一句。

毕竟“鹜”

这个字也很有考的价值。

不过这次却没有考这句反而是考了“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衡阳之浦。”

的前半句。

张尧这道题也有点懵,后世打字习惯了的人绝对没几个人能一下写出“蠡”

字。

张尧想了一会决定还是先把其他的写完再回头想。

在写完现代文阅读后,张尧终于回忆起这个字怎么写的了,陶朱公范蠡还是很有排面的。

一直写到作文还剩五十几分钟。

作文考得是材料作文—关于网络发展对人们生活影响。

材料作文是全国卷最常考的了,一般都是写议论文。

议论文就论点,论据,论证三点,高中的张尧写不好议论文,他的作文总被老赵批道:“你觉得你写的东西能说服的了自己吗?”

当时的张尧写起这种议论文就头痛,他当时的知识面太窄了。

写起作文都是被别人用烂了的例子,文笔也不好,所以写出来东西老赵看了直摇头。

张尧想起后来智能手机对天下的统治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都没有写。

他在想起大学时用手机在网上学习网课时的方便决定从此处破题。

他拟好“论网课对教育资源贫竭学生的提升”

为题写了在资源贫竭的地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知识,接受到不同老师的教育,可通过教学视频重复学习多个知识点

举例其中获得成功的例子,最后结尾提到网络虽然是把双刃剑,但网络给了资源不足的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综合考虑利大于弊。

全篇写完只花了四十几分钟。

张尧又把前面检查了一遍,检查完考试结束的铃声就敲响了。

王浩一考完就跑道张尧座位旁一脸委屈的说:“尧哥,求安慰,考砸了!”

张尧对此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凡尔赛文学一向都是某人的口头禅。

但张尧还是配合他:“是范蠡的蠡不会?还是文言文和古诗鉴赏太难?”

“尧哥,你真的是神了,你怎么知道我接下来要说这个。”

王浩一脸好奇宝宝的眼神望着张尧。

张尧被他望的头皮发麻,无语道:“不都一样吗?不过我蠡字写对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