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吴王三气蒙归义二


    (本章全名:吴王三气蒙归义,武侯智耍南诏军。
    )
    李恪站在城楼上,看到蒙归义晕了过去,无奈说道:“小蒙啊!
    你那么大个人,心眼也太小了!
    不就是借了你几支箭么!
    你放心,明日你来攻城,本王尽数还给你!”
    城中唐军,纷纷出演嘲讽。
    “多谢南诏猴王借箭!”
    “我等明日一定加倍奉还!”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南诏军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只能退去。
    草人借箭,诸葛武侯的拿手好戏,让唐军捉襟见肘的箭矢,瞬间充盈起来。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着说道:“殿下,那蒙归义,想必明日还会来攻城。”
    “军师有何妙计?”
    李恪当然懒得自己动脑,有诸葛亮在,这些事情已经不用他亲力亲为。
    “殿下,您心中不是已经有计较了么?何必让我多此一举?”
    两人说罢哈哈大笑,令其余众将只觉得云山雾绕。
    南蛮王孟火携带两万人助战,这些蛮中士兵的军纪相当之差。
    在唐军严阵以待的时候,他们却在饮酒作乐。
    “孟火,如果你南蛮想要丢掉蛮字,最好从礼仪开始。”
    李恪站在城楼上,看着两极分化眼中的士兵,由衷说道:“以后,咱们的军队是为了大唐子民而战,并非是毫无纪律的土匪,你可清楚?”
    “属下知错……只是属下并不懂得练兵之法,咱们都是作战前吃饱喝足,就直接送死了。”
    对于孟火的回答,李恪只能表示无奈。
    南蛮人的落后在于文化,而不是身体。
    “这件事过后,本王会让南中子民,识字,知书,达理!”
    孟火当即大喜,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愿意被人称之为“蛮”
    。
    历代中原统治者,都是将南中子民当做工具,包括李二也是如此。
    至少南诏就是他用来制衡吐蕃的存在。
    至于这些人愿不愿意接受中原文化,过得好不好,李二并没有想过那么多。
    反正朝廷已经给南诏拨款了。
    李恪则不一样,他不仅要南中这块地盘,更要人心!
    否则西南边境,永远存在隐患。
    “殿下,只要你能让我南蛮子民学习文化!
    孟火感激不尽,定会为您赴汤蹈火!”
    李恪上前扶住孟火,笑着说道:“既然都是大唐子民,本王就会一视同仁!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