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大家还不想离开,吹着阵阵清风,欣赏着古色古香的庭院,一杯清茶端在手里。
八月底的京城,天气爽朗了许多,中午虽然燥热,但院子里绿树成荫,也不觉得热。
“南南几点的飞机。”
梁子喝了一口清茶问道。
“下午两点多的。”
梁家奶奶道:“这就要走了,好好学,快点儿回来,别让家里人惦记。”
“嗯!
我知道。”
方默南知道老人家是在说出老妈他们每说出的话,从饭后,老妈就开始沉默不语,眼里的不舍,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很快,等默北和小姨她们两个适应了她一定回来,守着他们。
老妈默然不语,捧起茶杯挡住自己快要掉下的眼泪。
梁子看看表这不早了,“你不打算见叶老四了。”
她没让他通知任何人她到京城。
“这个东西交给你,看了后他知道怎么做。”
方默南拿出档案袋,里面装的厚厚地她写得东西,相信叶四哥看了后知道它的价值,该怎么做。
梁子把方默南送上了飞机,老妈没去,她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第一次她们三个一起走的时候,她还没感觉。
经历了她们不再的这半年才知道少了她们三个的日子是那么的难捱。
叶老四得到消息时,方默南的飞机已经飞走了,他匆匆地赶到四合院,梁子正在那里等着他。
梁子看着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样子,“南南给你的东西在这里。”
他放在桌子上,“别把她想的那么不堪,再说了在你的地头上。
借几个胆儿我们也不敢耍着你玩儿。”
“好了,你自己慢慢看。”
梁子起身和他擦肩而过,轻轻地关上房门,和他两个月相处下来,谈不上推心置腹,也算是交情不错。
叶老四坐了下来,擦了把汗,灌了两口清茶。
打开梁子递给他牛皮纸袋。
撕开口子,从里面抽出一叠纸,上面写着‘你的机会’。
叶老四看着眼睛越瞪越大。
主要是关于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的: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得苏联除了前两个五年计划以外的所有五年计划都没有真正完成,经济发展速度在战后几十年迅速下滑,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随之愈拉愈大。
苏联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步入经济长期衰退的困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也无法维持下去了。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经济危机不是某一领域内的局部短期危机,而是全局性的长期危机。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