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自带大蒜味的对虾求推荐


    在陈副局长和张老板两拨人来过之后,后面陆续也有人来。
    不过唐浩泽也不是谁都接待的。
    只有卢方打过招呼的,他才会亲自接待。
    因为那是可能是规模大的养殖场的老板。
    那些人如果养殖南美白对虾,是绝佳的宣传。
    这个时候,很多规模小的,比如一两口塘的养殖户,通常会关注那些大养殖场。
    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养殖场的老板有钱,而是在这个没有多少信息来源的时代,那些大养殖场的老板路子更广,他们也是要赚钱的,自然也是择优。
    所以这些大养殖场的选择对于那些小养殖场来说,是在买苗和选用饲料时很重要的参考。
    路唐村有不少的养殖户,不过大多是一两口塘的,了不起就是三口四口。
    而且基本都是泥塘。
    这些人算不上是大老板。
    那些人也来养殖场串门。
    只是唐浩泽基本都不怎么招待。
    通常都呆在房间里看书。
    就算是有人来找他了,他也只会让一个工人带去看看。
    让工人去看着,不是为了给他们介绍怎么养殖,而是防着他们在池塘里乱来。
    那不是林克不顾乡亲之情。
    而是因为人太多了,如果他每个都照顾到他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而且,那些大老板来了,如果村里的人跟着听,他也不会赶人啊。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湾州排糖的的养殖场越来越多。
    而唐浩泽管着的养殖场里,虾一天比一天大。
    二十多口池塘,全部都好好的。
    因为来养殖场看过的人越来越多,唐浩泽在湾州的水产行业中也传出了名堂。
    他也就理所当然成了虾农心目中了不得的技术员——每亩四十万苗,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陈副局长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又来了两次,一次是和市局养殖科的科长一起来调研。
    另外一次,是陪同市局和省局的水产动物疾控中心的领导一起来的。
    都是来了解他这里的日常管理的。
    不过这两次卢方都是在场陪同的。
    他从疾控中心的主任和那些领导说的话中得知,全省的对虾形势已经不能用不容乐观来形容。
    那简直是灾难。
    全省很多地区的虾塘已经不敢放苗了。
    市局里的领导也说在湾州地区,已经了解到不少的养殖户在短期内不敢放苗了。
    卢方和领导们吃过饭回来跟唐浩泽商量,看是不是将这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要点写出来。
    唐浩泽也就答应了。
    他不仅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要点写了出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