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在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止扬尘,保护环境,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成效。青海省互助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蔡朝清认为:“农民正是切身感受到了保护性耕作在减轻农民耕种强度、降低成本、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保护性耕作由最初的不接受到小范围接受,到目前的大多数人接受”。
“我们县上从2003年引进试验示范免耕播种,刚开始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是每亩给农民补助17公斤化肥,我们无偿地提供农机具开始推广。有一些农民他对这种新的耕作方式还不太了解,所以很多人是观望的态度,有一些顾虑,就是说,试验示范造成减产怎么办?我们给农民承诺:如果低于农民传统耕种的产量,我们给他进行赔偿。通过几年的推广,农民在保护性耕作项目当中得到了实惠,节约了成本,增加了产量,这样的话,农民对这项技术就开始接受了。从我们过去提供无偿服务,现在农民自己通过国家的购机补贴,自已掏钱来投资购买这种先进的保护性耕作农业化机具。”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具有多方面的培肥地力作用,还可以减少风蚀和水蚀带走大量肥沃的表土。通过残茬还田等方式,可直接消化70%左右的当季作物秸秆,明显减轻焚烧带来的污染与资源浪费,形成“秸秆还田--肥田增产--再还田--再增产”的良性循环。青海省互助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窦全兴进一步解释说:“保护性耕作,实际是现在说的”循环经济“的耕作模式,它可以用多种方法精心耕作。合理利用土地的自身涵养能力提高农作物所需肥力,从而降低投入”。
不仅如此,保护性耕作在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同时,采用机械免耕播种,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耕作,并以机械措施或农化技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具有明显地抑制耕地扬尘扬沙、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中国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在中国西部及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青海省农牧厅农机处处长孙长保特别强调说:“保护性耕作对青海省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强地区生态韧度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意义尤为重大”。
“因为根据科学家们这几年的观察,他们一致认为,70%以上的沙尘暴的扬尘是来自裸露农田,生态效益就是说减少风沙。”
孙长保还说: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提高粮食产量13-16%;降低作业成本20%左右;减少大风刮起的沙尘暴60%左右。孙长保告诉记者:“目前青海省保护性耕作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状态,已经在10个县推广免耕播种面积20万亩。”
2月24日,记者在合阳县坊镇坊西村的1500亩保护性耕作示范方田中看到,绿色条状的麦田色正、苗壮、分蘖旺,一点不显旱象。
天气越旱,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越突出,这是渭北农民的基本评价。在130多天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常规播种的麦田苗弱、苗黄,大多小麦已降到三类苗,而保护性耕作的千、万亩方田大多数仍保持在一二类苗,对比非常鲜明。
保护性耕作是与传统耕作完全相反的模式。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秸秆还田覆盖,不犁地,直接播种,隔3年深松1次,以利于土壤蓄水,减少蒸腾。农业专家认为,该模式是北方克服干旱制约,发展循环农业最有效的方式。我省渭北小麦占全省面积近1/4。在一年一收的旱作区,去年保护性耕作的麦田达75万亩,分布在渭北20多个县区市。韩城龙亭镇城北村的老农徐金福告诉记者,在今年罕见的干旱天,保护性耕作对比效应格外突出。记者从省农机局获悉,在渭北一年一收的旱作区,与前年比较,全省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达18万亩。
该模式的抗旱性能非常明显,千阳新西村刚测定的小麦保护性耕作田,从地表到下面20毫米的水分含量达12.2%,高出传统田1—2个百分点。韩城城北村该模式的小麦单株分蘖、次生根发育也非常明显,比传统田高2—4个和4—5个。
小麦保护性耕作的增收节约原理与陕西省著名旱作专家李立科的秸秆覆盖学说不谋而合,两者都充分利用黄土高原绵土层蓄水好的条件,用上料庄稼的全部秸秆覆盖耕地,以减少蒸腾。加上保护性耕作对耕地折腾少,使原本时空不匀的天雨得到充分利用。秸秆还原耕地还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节省投入。从全省6年的规模实践看,保护性耕作一年至少减少翻、整地两次,亩均节省农户开支20元以上。合阳农机局局长张景现说,像今年的干旱,对比传统田每亩至少增收80公斤,保护性耕作每亩可节支增效65元没一点问题。(记者李佑民)
天还没有亮全的时候,我就得骑着车子出门,那阵子会和许多下地的驴狭路相逢。在村子里每一个牲畜都有自己的干头,人不会因为闲着没事去花功夫养一头闲在圈里的驴。在许多个早晨之后,我们象邻居一样彼此熟悉了,我能靠铃铛的响声辨别出这是那家的牲口,然后和走在牲口后面的主人打个招呼,驴也能认人,起初他们看见我骑车子过来了会惊,给我让道,慢慢他们熟悉后就不管我了,它们知道那个对面骑车子过来的是个半大小子,它们霸道的朝着我横过来时,我就得给他们让道。
我中午回来的时候,一进村口,就会看见早晨那些和我狭路相逢的驴都歇在地里,他们的主人在犁地的半道上把它们和他自己都停了下来,在田地里的任何一个地方,他们可以很随便的把自己安顿下来,在他们眼里,回到家里和在田地里没有区别。它们扬一扬头,用它们硕大的眼睛朝我瞅上两眼,它们不知道我这一早上都干了些什么,以为我是村子里的2流子没事闲着晃荡呢。可我却能清楚的看见他们一上午犁了几步地。
在村子里,除了那么几个人以外,每一个牲口和物件都会有他们的用处,一棵虫子会和一头公鸡一样早起,爬向下一棵水嫩的菜叶,而一块胡机也会在一个雨后的上午被一把铁掀壮烈的敲碎。
犁一晌地的时间在牲口的眼里就是一个工作日,它们埋头嫉走,只顾着早早的犁完了好回圈里等主人给他们上料。一些四个牙口的年轻牲口精力旺盛,在地头回犁的时候,他们会朝对面地梗上的母驴嚎叫,把自己黑不溜秋的家伙吊下来,在空气里来回伸缩。年轻牲口和年轻的二楞子男人一样,它们在地头上看见别家的母驴和他们的主人在地头上看见赶集的邻村媳妇一样,都会举动异常。
地如果不犁可以经年的荒下去,等你在有时间到上面去走走的时候,发现那里长满了野草。它不会因为人不去耕种而什么都不去生长。他比人和牲口更勤快和自觉。
可一旦犁起来,就永远也犁不完。一亩和十亩一样,十亩和一百亩一样。分别拥有一亩和一百亩地的人都会在比中秋更早的某个晌午完成他们一年的耕种,然后卸地回家。地多的人不会因为地多而比别人结束的更晚,地上的人也不会因为地少而比别人结束的更早。没有人会因为这些滋生怨言,田地的会把一年的那些时间公平的分配给在他们上面来回行走的人和牲口。
记忆里,犁,时不时地闪来、晃去,叫人难以忘记。
听到惊蛰春雷响、冰河解冻声,犁就早早醒过来,及早动身,准备去春耕。从牛羊圈土墙木钉上取下来,或从堆杂物房角落里抬过来。农家院落里,洒落着明亮的阳光,暖融融的。坐在院中间老果树下小木方凳上的父亲,怀里揽着犁,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见松动处,手持斧头,镶几片木楔,敲打敲打,拾掇紧凑。末了,拿一片碎碗的磁片,咯吱咯吱刮犁铧上的锈迹,不大工夫,铧片变亮了,明晃晃的,反射着太阳的光。磨秃了铧尖的,得去集市买一个换上。多年用过的犁,凑合着还可以用了。
印象里最早的犁,除了铧外,全是木制的。就近村庄的木匠,砍来或买来榆木或果木,用锯截的截、刨推的推、凿打眼的打眼,不上一天工夫,做成了这种光亮鲜美的犁。用架子车拉到集市卖,很抢手,不多久便完了。买来了犁,还得去生资商店买上铧,按规定位置镶上去就行。
在欢快欣喜的氛围下,春耕开始了。人们窝了一冬,巴不得早早来到照着阳光的田野,享受阳光的温暖。一家大小都出动了,牵骡马的、抬犁的、用架子车拉精肥种子的、拿栲栳的,说说笑笑,愉快地向田地走去。
冬天的积雪早消光了,融水变成了地气,蒸气一样在地表弥漫。沿田埂来到自家地里,套好犁,开始播种。前面牛或骡马拉,后面是扶犁的,再是撒种的、撒精肥的、撒草木灰的,前前后后一长串,快慢一致,相互配合,沿地边来来回回耕种。
现在我的家乡,农民耕地少,地是小块,一家两三亩,用播种机划不来,仍用传统的方式耕作。没养牲口的,人拉犁耕种。壮实的男子一人拉,妇女或体弱些的两人拉。大多都愿掏些钱,租别人的牲口来播种。地少了,养牲口少了,村里就出现了以耕种犁地为职业的人。他们平常喂肥养壮自己的骡马,备好犁铧,等着就近村庄的人来出租。
播种最为要紧的是扶犁的人。犁沟的深浅、犁沟与犁沟的远近、速度的快慢,都有严格要求。犁深了,种子出不来,泥土深处烂掉;犁浅了,种子或被阳光晒死、或被乌鸦等飞鸟刨出来吃掉。犁沟宽了,麦苗稀疏,麦秆少,打不了多少粮食;犁沟窄了,麦苗稠密,遇上雨水多的年间,刮大风时会倒伏,籽粒难以饱满,庄家就要歉收。
播种时,犁一旦插进肥沃的泥土,扶犁的人或后面跟随的人,只见铧两边翻过去的湿土、犁沟,却不见铧的影子。铧是在黑暗的泥土深处摸索着前行的。这有多危险啊!人是睁着眼睛的,看到阻挡的大石头,就绕过去。见了面前的滔滔大河,就转到桥上走过去。但铧就不能这样了,它不长眼睛,不会说话,遇到麻烦就独自硬扛着。谁都知道,土地的深处,有陶瓷瓦片、有树根、有大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撞碎铧片。这种事在我家乡那里叫“打铧”,是很忌讳的。出了这事,只得停下来,重新买来新的铧,换上,才能重新开始播种。
遇到“打铧”的事,多数出现在耕地的时候。春种时铧入土浅,就三五寸,都是沃土,一般是不会损毁铧片的。秋后的土地雨筑人踩,硬实成板块。泥土深处盘结着庄稼和杂草粗细不一的根须,一不小心就将铧折为两半。
我家门前靠康广公路边有几亩水地,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每年打的粮食多。一到盛夏雨季,洪水冲进地里,带来不少淤泥,地势慢慢增高。秋后犁地时,父亲就最为担心。一来疑心淤泥中有石头,二来疑心地里伸来大树粗壮的根须,常常无意中损毁铧片。父亲就挨树的一边留下一到两步宽,犁罢后用铁锨翻。这样虽是吃力点,花不少时间,但石头瓦片、杂草树根捡净了,土壤翻得疏松了,也避免了铧的破碎。
后来,出现了机器制造的犁。这种犁,木制部分是车床车出来的,涂了一层绿漆,美观大方,制作考究。铧比原先的宽、呈亮,左右转动,犁起来省劲儿多了。
十三四岁那年,我读初中。一个秋后的下午,父亲外出不在,母亲让我去犁阳山刚割过麦子的地。我用麻绳拴好木犁,背在身上,手拿鞭子,赶着骡子上山了。来到地里,套好犁,就沿地低的一边开始犁。头一次犁地,心里慌慌的,既紧张又好奇。我知道犁地是要有技巧的,犁深了,铧尖钻入地下,骡子拉不动,使劲鞭打吆喝,要么挣断套绳,要么损坏犁铧。犁浅了,翻不出地下的草根,疏松不了地,起不了犁地的作用。我使劲提着犁的木柄,在地边努力插进去。开始不是左摇右摆,就是忽深忽浅。骡子看出我是个新手,故意气我,时而猛走,时而停步,我举鞭猛抽两下,它反倒生了气,连犁带我一块儿疯狂拉到旁边去了。此时我满头是汗,气都接不上,只得跟犁一块儿倒在麦茬地上喘气。过后又反复倒腾了好久,才算勉强犁地了。
犁跟?头、铁锨、背篓、铲子、扫帚、架子车一样,在农家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农具中,犁的作用似乎更大、更切近泥土。犁一次次翻耕、播种,一次次的播种、翻耕,才奉献出了一年年的粮食,养活了祖祖辈辈,续旺了人间的烟火。
加拿大保护性耕作农业
日期:2010-07-28来源:当代农机2008.2张进
加拿大幅员辽阔,国土面积近1000万km2,人口3200多万。拥有耕地6782hm2,占陆地面积的7.4%,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141.4hm2。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燕麦、油菜籽等。农业是加拿大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加拿大4.2%的就业机会来自于农业,8%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南农业部创造的。加拿大地广人稀,从事农业的家庭仅占全国家庭的3%~4%,这使得该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农业劳动力人均粮食年产量达80多t。加拿大的农产品50%用于出口,其中小麦的80%输往国外,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
20世纪30年代,由于耕地的过度开垦,以及草原的掠夺性利用,造成加拿大气候恶劣,草场沙化严重,沙尘暴频发。从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就开始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工作,经过近30年的示范推广,目前该国保护性耕作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加拿大在保护性耕作农业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在学习加拿大保护性耕作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决不能盲目照搬。通过对加拿大以及我国保护性耕作现状的比较,现提出看法和建议。
1.土地的经营规模差别较大
加拿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是农场,目前全国的农场总数约为25.4万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300hm2以上,近年来农场规模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在保护性耕作机具系统方面,由于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大,机具主要以大型为主,动力机械以220.59~367.65kW拖拉机居多,一般每个农场配备大型收获机1台、免耕播种机1台、喷雾机1台。免耕播种机的作业幅宽大都在15~18m,作业效率达到25hm2/h,每台免耕播种机的价格在25万美元左右,1个农场农田作业机械的投入大约在100万美元以上。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9hm2,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且人人有耕地,每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大多数农户自己没有机械设备,农田作业主要以农机户有偿代耕为主,这就造成了农户追求的是产量最大化,农机户追求的是作业服务效益,双方都完全忽视了土地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加拿大农场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他们追求的是规模经营和效益最大化。因此,加拿大农场主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促进自有土地可持续发展以及获取最大利益的驱动下,非常容易接受和实施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
由此可见,我国要大规模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必须结合国情,采用各种方式,逐步扩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
2.保护性耕作机具系统完全不同
加拿大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大,保护性耕作以装备有GPS系统和故障监控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集成的牵引式复式作业机具系统为主。机具操作简便、质量稳定、故障率低、作业效率高。特别是免耕播种机,开沟器采用多排多行交错布置的设计,既避免了秸秆堵塞,又解决了开沟器交叉覆土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播种机的通过性,又保证了播种质量。我国农村土地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为主,因受到土地规模和农户经济能力的制约,大型和价格较高的机械难以推广应用。因此,目前保护性耕作机具系统以悬挂式的中小型机具为主。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机具现代高新技术集成应用很少,并存在通过性差、故障率高、性能不稳定、寿命短等问题。在机具的关键部件设计方面,加拿大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铲尖都镶有合金耐磨材料,播种机作业寿命长达0.27万hm2左右,使用中间只需更换耐磨部分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我国免耕机开沟器铲柄和铲尖多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加焊接技术整体制造,铲尖播种作业66.67hm2左右就需要整体更换,大幅度提高了机具的作业成本。另外,国内小麦播种机以种肥同沟式侧位施肥方式为主,存在苗幅窄和烧种烧苗问题;而加拿大小麦免耕播种机大部分采用两行种子中间施肥的播种方式,这样既实现了宽苗幅播种,又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因此,我国要积极研制开发技术先进和质量稳定的保护性耕作作业机具,进一步提高机具的作业效率,为大面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3.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存在差异
加拿大农作物产量较低,小麦单产量一般在3000kg/hm2以下,且大部分农场要将地表的秸秆打捆后用于养畜或造纸,使得地表的秸秆量进一步减少,加之机具作业工序少,土壤压实程度轻,因此一般对土壤不进行任何耕作,保护性耕作农业以免耕技术模式为主。我国农作物施肥量大,产量较高,收获后秸秆覆盖量大,保护性耕作主要以少耕技术模式为主,目的是通过表土耕作减少地表秸秆覆盖量,进一步提高免耕播种机具的通过性和播种质量。为了进一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作业成本,在一年一作小麦区可以学习加拿大的经验,小麦收获时留茬高度控制在20cm左右,在不收获地表麦秆的地区,一定要人工将地表麦秆抛撒均匀,尽量减少表土耕作,秋季直接免耕播种。目前,国内把机械深松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项主要技术,尤其是广大农民传统的耕作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认为土壤不翻耕会降低产量,因此必须进行深松作业;而且大部分保护性耕作推广人员也认为深松可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能力,有利于作物增产。但是,加拿大保护性耕作技术人员和农场主很少提及深松技术,只有在个别农业研究中心可以看到老式的深松机。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大家参观了一个1965年建立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这里40多年没有进行深松和其他任何耕作,而小麦产量却增加了25%,增产和节本效果最显著。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对于没有进行秸秆覆盖的农田,深松作业可以疏松土壤和有利于天然降雨的入渗,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对于常年进行秸秆覆盖的土地,土壤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深松的作用微乎其微,深松作业不仅增加了机具投入,而且要消耗大量能源,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中,要结合各地实际,不断探索和优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同时,要向农民大力宣传减少耕作的优越性,不断增加他们的少耕意识,从而进一步减少保护性耕作作业工序和机具投入,使农民从土地上获取更大的利益。
4.加强轮作意识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在加拿大培训学习期间,保护性耕作研究人员讲的最多的是轮作技术,大部分农场主对轮作也非常重视,轮作已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采用轮作可以在不增加机具设备和化肥投入的情况下,达到长期增加产量的效果;并能减少病虫害和有效控制杂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加拿大农场主过去实行的是休闲耕作制度,即土地每耕种3-5年后要休闲1年,让地力得已恢复。由于农场长期只耕种小麦,在播种季节农场主必须用很短的时间完成播种作业,这样需要投入较多的机具和大量的人力,无形中增大了农业的生产成本。目前,在加拿大轮作制度已代替了传统的休闲耕作制度,每个农场都制定了自己的轮作方案,主要方法是把农场的土地象摆积木一样分成几大块,分别在不同的地块上进行小麦、苜蓿、油籽和豆类等作物的轮作,由于各种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季节不同,通过在不同地块上的轮作,可以将播种时间延长2个月左右,农场只用1台播种机和很少的人力,就可能完成播种作业,从而为农场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投入。所以,每个加拿大农场主在谈到自己制定的轮作方案时,都非常兴奋和自豪,因为轮作让他们从土地中获取了更大的和更长期的利益。
加拿大一些农业研究中心和农场主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为了使土地达到长期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目的,有机肥的施用有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农田施用有机肥越来越少,农民主要依赖化肥增加粮食产量。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质量和粮食品质不断降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业的同时,要教育和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在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使土壤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5.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快保护性耕作农业发展步伐
加拿大非常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各个技术领域都有专门的机构和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和推广工作;一些研究人员还自发成立了“少耕链”研究和推广组织,不计报酬,常年义务从事保护性耕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经常免费为农场提供最新的保护性耕作研究成果,并帮助和指导农场进行实施。各级研究机构都建立了长期的研究基地,把保护性耕作农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进行研究,而且研究工作开展得认真细致、科学合理,总结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成功经验。研究人员既从事科学研究,又参与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与农场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帮助每个农场建立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机具系统,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由此可见,我国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业的同时,各级科研和推广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不同区域、不同耕作制度和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工作,特别要在免耕播种轮作制度、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不断探索和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同时要组织科研人员研制开发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秸秆覆盖形式的多用途免耕播种机具,尽量减少使用辅助作业的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深松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等),不断创新和优化保护性耕作机具系统,用科学的方法、成功的技术和先进的机具,去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不断扩大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