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狩猎好莱坞最新章节!
罗兰艾默里奇的宇宙奇兵(stargate),另外一个翻译,也叫星际之门。
原本的时间线上,1994年上映的宇宙奇兵,不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还如同派拉蒙的星际迷航一样,以影片中的‘星际之门’为主要创意,形成一个长盛不衰的科幻影视剧系列,先后制作了长达十多季的相关电视剧和一大批续集电影。
西蒙曾经看过原版的宇宙奇兵以及一些星际之门系列电视剧,按照他个人的标准,宇宙奇兵的剧情并不出色,关键是将虫洞概念应用于电影这一设想,显得非常新颖。
作为一部科幻动作电影,原版的动作戏份也非常粗糙,与好莱坞后来成熟时期的动作大片相比简直惨不忍睹。
西蒙这次让迈克尔贝担任导演,也是为了弥补原版的一些缺陷。
迈克尔贝擅长的‘轰轰轰——砰砰砰——啪啪啪——’,以爆米花电影的标准来讲,其实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变形金刚系列后续的完全崩坏,主要还是因为剧情,而且归根结底大概也是出于迈克尔贝本人对反复执导一个系列的厌倦,派拉蒙缺少更换导演的魄力,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关于角色的塑造,奥尼尔中校是一个硬汉性质果敢坚毅的军人,这一点没问题,杰克逊博士的设定就有些模糊。”办公室内,西蒙想起记忆中詹姆斯斯派德毫无亮点的表演以及剧本中对杰克逊博士的单薄刻画,说道:“作为比奥尼尔中校戏份还要重要的男主角,我希望他的性格能够更加鲜明一些。这一点,你们可以参照侏罗纪公园中的山姆尼尔和杰夫高布伦的表演。”
虽然是标准的商业片,侏罗纪公园中,山姆尼尔和杰夫高布伦却成功刻画了两种完全不同性格的学者形象。一个温和严谨,一个风趣不羁。
相比起来,宇宙奇兵中的詹姆斯斯派德,与其说是一位考古和语言学博士,还不如说是一个落魄的中学教师,竟然给人一种性、谎言和录像带中的落魄青年感觉。
说到底,詹姆斯斯派德还是更适合出演文艺片。
罗兰艾默里奇显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道:“那么,西蒙,你觉得让杰夫来出演杰克逊博士,怎么样?”
西蒙立刻明白艾默里奇的意思,表情有些奇怪,道:“你打算复制马尔科姆博士?”
罗兰艾默里奇点了点头,却又摇头,道:“当然会有一些改变的。”
如果这部宇宙奇兵里启用杰夫高布伦,那么,下一部独力日,可就有些麻烦了。
独力日中的列文森,才是在很大程度上复制了侏罗纪公园中的马尔科姆,同样的不羁,同样不缺少才华,或许,同样还有些落魄。
摇了摇头,西蒙否定了艾默里奇的想法,道:“这样的话,剧本的感情线就需要进行很大的调整,杰夫的年龄偏大。而且,复制一个‘马尔科姆博士’,这么做也太可以了一些,侏罗纪公园还在上映,哪怕是明年,观众对此应该也会比较敏感。我认为,杰克逊既然很年轻就能够成为博士,应该带着几分专注学术的书呆子性格,有些单纯和木讷,却又足够博学。”
大部分时候都作学徒状认真倾听的迈克尔贝此时道:“西蒙,两位男主角,一个严肃,一个呆板,电影拍出来,肯定会显得沉闷。按照传统的兄弟电影模式,两位主角的性格应该需要呈现出一种明显反差的。”
西蒙闻言,点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那就调整一下奥尼尔中校的性格,让他更诙谐一些。”
这么说着,注意到两人都出现了思索的表情,西蒙看了看时间,道:“算了,这件事你们私下里重新讨论,拿出一份修改意见再说,到时候我们再约时间。”
两人答应着,大家又讨论了一些细节设定方面的问题,罗兰艾默里奇和迈克尔贝就起身告辞。
送走两人,西蒙也赶去办公楼内的另外一间会议室。
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他,其中包括几经辗转后此时担任派拉蒙影业总裁的罗伯特雷姆。
其他人,主要是碟中谍系列的主创。
除了早已确定的碟中谍系列男主角尼古拉斯凯奇,项目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选角。
原版的碟中谍,至少开始前几部,是完全以汤姆克鲁斯为核心的,虽然影片开局就有着一个不错的团队雏形,但以汤姆克鲁斯的强势性格,他不允许任何人在一部电影中争夺自己的光芒,同时也是出于片酬等方面考虑,不允许出现与克鲁斯咖位相近的明星。
直到后来,靓汤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再那么强,碟中谍系列才更加重视其他团队成员,陆续引入了‘鹰眼’杰瑞米雷纳和‘超人’亨利卡维尔,用以增强影片的票房号召力。
这一次,坦白地说,尼古拉斯凯奇相对于汤姆汉克斯的票房号召力还有很大欠缺,因此,西蒙打算从一开始就采用相对讨巧的团队模式。
当然,为了续集片酬考虑,团队成员并不会完全固定,不过,由文瑞姆斯扮演的计算机高手卢瑟和类似于西蒙佩吉扮演的本杰明这种可以增加笑料的辅助丑角,将会从一开始固定下来。
考虑到新鲜感因素,女主角需要更换。
这也给了项目很大的操作余地。
原版中,因为汤姆克鲁斯的各种原则,女主角基本上不是一线,绝对不能压制男主角的光芒,个子也不能太高,这些‘禁忌’,凯奇当然是不需要。
因此,相比原版第一部在北美名气很低的艾曼纽贝阿,丹妮莉丝娱乐这次打算启用一线女星。
截至目前,尼古拉斯凯奇之外,导演已经定下,因为原版的布莱恩德帕尔玛要拍摄情枭的黎明,西蒙也觉得对方不太合适。
几经物色,刚刚执导过午夜凶铃的澳洲导演菲利普诺伊斯成功取得导筒,这位澳洲导演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就执导过哈里森福特的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和安吉丽娜朱莉的特工绍特。
票房大卖的午夜凶铃也证明了这位从小就制作个人电影属于类似于乔治米勒电影多面手的导演,足够撑起这个项目。
黑客高手卢瑟和同事本杰明的角色也已经确定。
卢瑟依旧由原版的文瑞姆斯扮演,西蒙和瑞姆斯在低俗中就有过合作,西蒙很清楚这位黑人演员出色的表演功底。
西蒙佩吉现在还是无名小卒,因此,本杰明的角色只能换人,最终挑中了反斗智多星中与麦克梅尔斯搭档的达纳卡维,这位演员的喜剧天赋虽然不如麦克梅尔斯,但放在碟中谍这种商业大制作中却显得恰到好处。
原版中让雷诺扮演的弗兰兹,这次基本砍掉。
作为欧洲的电影大咖,让雷诺也不会一直在一个好莱坞电影项目中做配角,原版采用让雷诺和艾曼纽贝阿这两位欧洲咖,除了便宜外,应该还有考虑欧洲市场的缘故。
西蒙却不担心这一点。
好莱坞电影已经拥有足够强势的输出属性,并不需要太刻意启用当地演员以获得市场好感。甚至,有时候强行这么说,反而会让影片显得不伦不类。
女主角还在最后讨论阶段。
无论是派拉蒙方面还是创作团队,都比较倾向于法米克詹森这位‘神奇女侠’担任第一部的女主角。
法米克詹森在去年暑期档中第一部神奇女侠中的表演,实在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第一时间确认了自己一线女星和动作大咖的形象。
西蒙对此却有些犹豫。
原本时间线上,‘鹰眼’和‘大超’相继加盟碟中谍,一方面是因为鹰眼在漫威电影宇宙系列中本来就不算核心,另一方面,dc电影宇宙的坎坷波折,使得华纳也无法对亨利卡维尔选择另外的动作电影有所限制。
现在的dc电影宇宙却不同。
对于丹妮莉丝娱乐来说,dc电影宇宙必须是优先的。西蒙绝对不会放任dc电影宇宙演员在其他影片中出演类似于本身超级英雄设定的角色,因而消耗dc电影宇宙的人气。
最近几年,dc电影宇宙中的女性,‘猫女’瓦莱莉高利诺在超级英雄系列之外的发展就非常出色,不过,相应角色,比如去年桃色交易中的小家碧玉,与蝙蝠侠系列中性感火辣的猫女设定就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一次的碟中谍,西蒙希望女主角拥有足够的性格,而不仅仅是一个花瓶,西蒙甚至不担心她会压制男主角尼古拉斯凯奇的锋芒,男女主角火花四溅,才更容易让观众兴奋。
如果启用法米克詹森,这位刚刚凭借神奇女侠一举成名的女演员,在一部动作片中,又要饰演一个‘打女’,角色塑造就难免朝戴安娜普林斯身上靠拢,这是西蒙绝对不希望看到的。
会议室内,大家针对碟中谍的筹备事项讨论了大半个小时,最后还是难免谈及女主角的事情。
西蒙也不再犹豫,他可不想这件事太拖泥带水,直接否定道:“法米克就算了,你们还是讨论一下其他人吧。嗯,瓦莱莉就更不要想,我也不想影片中出现第二个猫女。除此之外,你们可以随便和其他一线女星接触,当然,我要提醒大家,你们只有一个月时间。”
根据计划,碟中谍预计2月下旬开机,不出意外的话,拍摄加后期,总计六到七个月时间,最迟九月下旬完成,档期也直接锁定在年底。
如果下个月开拍时还无法找到女主角,那就只能边拍边物色,这种事情在好莱坞非常普遍,第一部女主角的戏份也不算太多。
对于动作片,当然是动作片女星参演更合适。不只是角色形象,还有拍摄经验,参演过动作电影的女星,肯定要比没有参演过类似题材影片的女星更加合适。
西蒙直接pass了团队最看中的法米克詹森和瓦莱莉高利诺,大家都有些郁闷,但工作还要继续。
罗伯特雷姆道:“那么,西蒙,你觉得妮可基德曼小姐可以吗?”
西蒙笑着摇了摇头:“妮可没有档期。”
明年暑期档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今年上半年也要开拍了。
妮可基德曼是已经确定的毒藤女扮演者,以女郎的气质,确实也比较适合碟中谍。
雷姆却没有立刻放弃,道:“我知道,不过,调整一下应该没问题的。”
西蒙再次打消了雷姆的念头:“我希望妮可能够专心毒藤女的塑造。”
好吧。
大家面面相觑。
最近几年好莱坞重磅炸弹才刚刚崛起,适合动作片的女星本就不多。
西蒙把团队比较看好的几个演员全部pass,一时间却是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
暂时跳过这个话题,大家开始讨论其他。
如此一致忙碌道中午,午餐还是工作餐,照例带着女助理,另外还有艾米帕斯卡尔以及新世界影业负责人丹尼莫瑞斯。
餐厅内,简单和艾米讨论了下丹妮莉丝娱乐1992年度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的进度,西蒙又转向丹尼莫瑞斯,询问新世界影业旗下自己最近比较关注的几个项目。
主要是三个剧本。
一部低俗喜剧,名叫神探飞机头。
原本的时间线上,神探飞机头比阿呆与阿瓜更早上映,是金凯瑞的成名作。
另外两个剧本,一个叫太平间闹鬼事件,另外一个,名叫招魂。
只是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两部恐怖片。
原本的时间线上,太平间闹鬼事件和招魂都是新千年之后才拍摄,不过,两个故事都是根据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改变,比如招魂,原本的2013年投入制作之前,这个项目已经整整筹备了20年时间。太平间闹鬼事件,同样是十多年前登录了美国报纸新闻的真人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