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三个如一话慎独

愚奇R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三国之马腾天下最新章节!

    元放先生顿了顿,又说:“这是因为条件环境变了,人的心境也会随之而变。

    尤其是你作为一方司牧,万众瞩目,人皆有求于你,若不严以律己,则很快就会蜕化变质。

    如此一来,不仅你个人前功尽弃,而且也会影响到上天的万世基业。所以,不可不察。”

    马腾道:“请师父训示。”

    元放先生说:“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要勤加内省,善以自律。尤其是在慎独一节上,要多下功夫。”

    马腾问:“师父,何谓慎独?”

    元放先生说:“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马腾说:“愿闻其详。”

    元放先生说:“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哪三个如一?”马腾问。

    元放先生说:“一是言行如一,此为情操。

    《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言令色。

    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马腾说:“弟子受教了。请问师父,第二个如一是什么?”

    元放先生说:“第二个即是心口如一,此为良知。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后汉有一名臣,曰杨震。少年时即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

    当时的儒生称其为‘关西孔子杨伯起。’杨震居住湖城,几十年都不应州郡的礼聘。

    后来有冠雀衔了三条鳣鱼,飞栖在讲堂前面,主讲之人拿着鱼说:“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方才应聘。

    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

    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

    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马腾道:“弟子明白。请问师父第三个如一又是谓何?”

    元放先生说:“第三个即是始终如一,此为坦荡。

    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

    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是以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事无不可不对人言,就少有愧疚、猜疑、顾忌等种种阴暗,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

    马腾躬身言道:“弟子记住了。

    师父请放心,弟子虽说不才,然在师父多年熏陶之下,无时不刻不以师父的教诲秉持心智。

    这一年来,无论是与上司、同事相处,还是与曾经的敌人相待,弟子均能做到言行如一,诚恳处事。

    在日常生活中,弟子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均能发乎心,动乎情,做到心口如一。

    这些年来,不管是在村中打猎、在山上学艺,还是后来去居延投军、在张掖主政,为人处事都能做到表里如一,而且一以贯之。

    我也知道师父对我不放心,毕竟我太年轻,经历的事情少,见的世面小。

    这几年来,尤其是自从居延投军以来,遇事太过顺利,几乎没碰到过什么挫折。

    我想这也许是上天对我太过偏爱了,但我自觉这不是什么好事。

    今天我向师父保证,此后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人前还是独处,都牢记师父的教导,做好慎独的功夫,做到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

    元放先生欣慰地说:“如此甚好。”

    马腾自从当年在山中与元放先生巧遇,到如今也快十年了。

    其实在这十年之中,马腾与元放先生真正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加起来并不长。

    但是,每次与师父短暂的相处,马腾都觉得受益匪浅。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元放先生是对马腾影响最大的人。

    是以马腾格外珍惜与元放先生相处的机会,总想从先生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回去以后慢慢地消化吸收。

    有时,马腾也会不自觉地将永嘉先生与元放先生放在一起进行进行对比,觉得他们两人都是人世间少有的奇才。

    别人得见一面已是不易,而自己在未及弱冠之年,就遇到了这样两位,而且得到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实是人生之大幸!

    马腾对先生依依不舍。他想请师父下山,到家里一同享受人伦之乐。

    但他知道师父的脾气,也知道师父早已进入辟谷的境地,不喜与外人多加交往。

    最后,只好遗憾地与范吉七人拜别师父,离开了这间让他经常梦回萦绕的山洞。

    一路之上,范吉等人非常兴奋,纷纷问马腾师祖是不是神仙。

    马腾笑着说,是不是神仙,我也不知道。

    他们又问,师祖目前究竟到了什么境界。

    马腾意昧深长地说,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也不清楚。不过,比我们要高得多吧?

    诗云:

    谆谆复谆谆,凿凿且凿凿。

    恐负苍天意,山梁绕清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