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书协来函

坐在三蹦子上,钟岳看着这条熟悉的回乡路,仿佛真的是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大都市、二线城市、小县城再到乡野,在钟岳眼里不仅仅是高楼建筑的诧异,更是一种生活节奏上的不同。

沪上往来的地铁、车辆,高架桥犹如盘龙绕柱般,将这个沪上层层环绕,长三角的东方明珠,太多的人在此谋生。

沪上富贵,居大不易。

比起那价值上亿的书斋,钟岳还是喜欢小荷山下自己的这片天地。

“年轻人,我记得起来,你是到大屏乡的吧?”

钟岳回过神,笑道:“我上车的时候刚和您说呢,什么记起来了。”

“不是,我是说,几个月前,我也拉过你。

忘了?那时候你拎着个袋子,还说要练书法,忘了?”

钟岳真记不得了,“忘了。

这每天这么多客人,您都记得?”

“那怎记得清?不过像跑这样长途的,聊得来,还是有些印象的。”

“哦,这样啊。”

钟岳笑了笑,将手上的礼盒靠在车板上,这次回来,休息一下,调整心态才是主要。

在沪上这个大都市里,即便钟岳隐于书斋里,也难免被那样飞快的都市节奏带着跑,心难免有些浮躁。

这对于他的书法之道,是不利的。

远处小荷山的虚影已经显露出来,不明朗,比起儿时,空气差太多了。

不过和沪上相比,徽州还是要干净不少。

这个干净,并非指街道环境,而是一种心里的明净。

车轱辘轧到了石子路上,不用看,就已经知道快到了。

“诶,这石子路,真是难开啊。”

钟岳笑了笑,“挺好的。”

“还好呢,现在哪里还有这种路,浇一条水泥路难吗?”

“浇水泥路不难,要拆了就难了。”

中年大叔单手握把,点了根烟,“浇路了好好的,拆他干嘛。”

看到村庄依稀的轮廓后,钟岳便道:“就停这吧。”

“不差这几脚路了,我送你到村里吧。”

“不用了,我想自己走走看看。”

钟岳将事先讲好的十五块钱拿出来,等待着大叔将车子停稳。

嚓!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