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

杨友鹏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梦里依稀知是你最新章节!

    江阴城中的学政衙署有一排作旧的曲廊,临水而建,绿林深掩。自科举废除之日始,这里长期是县衙占据,二十几年前政府迁至新址,这里经过修葺,被辟为颇有科举意味的观光景点。然而江阴并非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故而学政衙署门庭冷落,一直闲置了下去。而这里很快成了江阴人搓麻将、抹牌九的绝佳位置。江阴人惯于早起喝早茶,天刚一蒙蒙亮,一碗红汤面外加两个小笼包,在米醋里浅浅地蘸上片时,酸甜的混杂口味中,江阴人的一天就开始了。

    打我记事起,上了年纪的江阴人喜欢擎着鸟笼遛鸟,画眉、八哥、鹦鹉,大抵用布头罩住,怕脏了鸟的口,非得到了学政衙署才取下罩头,撮尖了嘴逗弄一番。若要论到江阴城里养鸟的行家,非得数兴国塔边上的孙二狗。

    称呼孙二狗,有些大不敬,因为他年近古稀,为老者讳,本该隐去他之前的经历,然而三五个闲人聚集在一处,不消说上三五句话便扯到孙二狗。在江阴的地界,他不是名人,胜似名人。打小起我只见过孙二狗几次面,印象不深,伛偻着身子,常年一袭中山装扮相,头上是瓜皮帽,上衣口袋里卡了一只笔,谈笑风生,却并不怎么惹人喜欢。我的所有的了解也是这几年从街谈巷议中得来的,我开始发现我此前认识的孙二狗只是我的一面之缘的孙二狗。

    据说,孙二狗祖上姓张,也风光过,做过前清的道台,故而家境殷实。而这都与孙二狗无关,等他降生的时刻,日本人为兵犯南京,在江阴打了一场恶战。炮弹在城区轰轰而过,怀胎八月的母亲受了惊吓,孙二狗就提前降生。江阴地界的习俗是,早产儿是大不祥,必须要给下等人养至七岁,去除邪祟,才能谋面亲生父母。襁褓中的孙二狗被寄养在佃户孙大牛家,大牛是个粗人,一米八的大个,铁塔一般,杀紧裤腰带,双手合力,能抗动三百斤的米袋。大牛也娶妻了,可是内室不济,生不出一娃半崽来。二狗七岁那年,被巫婆用灵符去掉邪祟后,才初次见到亲生父母。

    那日他被大牛家的带到兴国塔周围的张府,门漆剥落,唯有插的一杆清白天日旗,是鲜艳明快的。一地的枯黄落叶没人打理,院内的荷花池残梗支楞,横斜插在秋水中。内庭走出一个小脚女人,高颧骨,衣着素净而不失威严,唯独面如槁木。

    “我是你的母亲。”她说道。

    二狗“嗯”了一声,躲在大牛家的身后,小心地扯着黑麻布衣襟。

    “快给太太磕头。”大牛家的“咚咚”先磕了下去。

    二狗的目光里是羞怯、恐惧,他分辨不清哪个才是他的母亲,一刹时中,他与这两个女人都隔得很远。

    二狗被留下了,住在东厢房里,窗明几净,素白的苏锦窗帘,同母亲一样的使人乏味。仆人阿花端上一碗红汤面,他热热的夹了两口,若干年后,他只记得那碗面,吃在口里是热的,吞咽下肚里却冷冰冰的,是腊月屋檐上挂着的冰凌,没有丝毫暖意。

    二狗的学名叫沐冉。他被送进了国立暨阳小学。别看二狗傻乎乎的,功课没得说。单是一本党义,别人要学半年才粗略背得出,二狗一个礼拜就滚熟于肚。甚至被选送到南京总统府参加党义吟咏比赛,得了一等奖。二狗始终未见母亲脸上展露笑容,母亲总是板着脸,小脚碎碎地挪移着,手里是念珠,前后地转动着,她的手指是鹰爪般,干瘪、像一条冷的虫,白的吓人。

    “沐冉,老爷昨儿个夸你能用功读书。”母亲嘴里难得有这种赞许之辞。

    二狗的眼珠滴溜溜地转动着,他瞅着母亲手里的念珠,桃木的,据说能辟邪,是巫婆出的主意,为了防止儿子克家人,这均是二狗所不知的,他对于念珠的旋转倒是兴味盎然。

    阳光透过槐树的鎼缝流满了庭院,驴在棚厩里闷闷地吐着粗气,大牛家的在米坊里舂米,二狗每逢遇到大牛家的,都倍感亲切,刚要前去抱住,大牛家的立马退避三舍,道:“少爷。”二狗恨透了张府的上下,巴不得这深堂大院早点完蛋。

    二狗的父亲喜欢养鸟,家里养的鸟多达几十种,谁都知道,张老爷是见鸟眼开,他的青光眼瞅鸟是放着光。养鸟最讲究的是训鸟,只要是孙老爷的青光眼瞧上一刻钟,再野的鸟也收拢了翅膀,俯首贴耳。父亲的话不多,二狗却跟着他学会了养鸟。

    “沐冉,来,跟着爹去遛鸟去。”每日清晨,沐冉都要随着父亲围着兴国塔转个来回,后面跟着大牛。

    念珠还在母亲的手里转着,二狗的目光依旧瞅着念珠,只是愈发空洞洞。这样稀里糊涂的又长养了两年,张府门前的青天白日旗换成了镰刀锤头,旗子还是崭新的,荷花着实地茂盛,小脚女人的颧骨更高了。

    没多久,张府被充公,阖宅上下顿时鸟兽散,二狗和父母被安置在驴厩里,风雨不避,二狗的学习生涯也暂告一段落,他成了地主羔子,时不时被拉出来做反面教材,他分明感到了与昔日的区隔,他洗刷不掉的罪名,是父母给他安上的。

    文革时期驴厩也被拆掉了,罪名是地主阶级反攻倒算的大本营。寒风中颤巍巍的父母被人反剪着双臂,二狗,已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然而他身形瘦弱,如果荷花池里的败荷。这次批斗大会上,和父母划清了界限,他的错误被定性为人民内部的矛盾,“呸”,二狗朝着父母的头上啐了一口,他甚为解恨。

    这天之后,二狗搬进了他朝思暮想地孙大牛家,他也不再叫张沐冉,他只允许别人叫他孙二狗。

    “张沐冉。”有时别人会故意地追着叫道。

    “你老子才叫张沐冉。”二狗低声愤愤地说,这话只有他听得见。他还不敢怎么和贫下中农硬来,他得赎罪,他的地主后代的原罪。

    大牛家的也唤他叫二狗,有时也变称做狗子,二狗的心中愈发欢喜。大牛家的见二狗已到结婚之期,到处里给他说媒。然而地主的后代,鲜有人愿意婚配。好不容易找了个跛足的王家丫头,二狗很是不满,他心中另有所属。

    二狗心中的最佳人选时大牛的女儿翠儿。翠儿比二狗小五岁,二人眉目传情已久。虽说二狗和大牛一家并无绝对血亲,然而大牛家的对二狗一直视若己出,如此悖乱之事,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

    “二狗,翠儿可是你妹妹。”大牛家的道。

    “翠儿就是一朵花,除了她,我谁也不娶。”二狗撇着嘴道。

    翠儿立在里间的布帘后,她颇为中意二狗,而她却不敢不顾及人言。

    后来到底出了事,翠儿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大牛家的呼天抢地,气的吐血,她喊道:“我非拔了这王八羔子的皮,亏我整日好吃好喝地待你。”二狗抢白了几句,被四围人拳脚相加,耳朵上破了一个大口子。一气之下二狗离家出走,藏在了城外的敔山湾,翠儿受不了指摘,自己投了井。

    等到文革结束,二狗才灰溜溜地进城,谁也不知道二狗啥时候回来的,他早已是孤家寡人。张家和大牛家都先后故去,二狗倒腾起古玩来,他的货,都是从一般人家里低价收购后,倒卖给北京的达官显贵,一来二去,居然赚了不少钱。

    阔起来的二狗,开始被冠以“老板”或者“专家”的称呼,他说:“叫我二狗吧。”渐渐的,谁也不知道二狗姓甚名谁,有时又有人疑心他就姓狗,也叫他“狗老板”或是“狗专家”。

    但凡撇着京腔的人来到江阴地面,十有三四是为了见二狗一面,听听他对于古董的见解。谁也说不透二狗究竟从哪里学到了这见识,但是北京的人都服他,谁能有不信的。

    二狗看古董有一套自己的门路,他不想那些古董学家,非要穷根究底,他讲究一看、二摸、三闻。看是看成色,摸是摸材质,闻是闻气味。什么朝代的古董,他的鼻子只要凑近了一嗅,保准能嗅得准。

    二狗还是住在大牛家的旧宅,但是已经是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十年之后,二狗金盆洗手,再也不赏鉴古董。大门深掩,门上挂着“身体抱恙、敬谢不敏”的牌子,谁也搞不懂他葫芦里装的是什么。

    大约沉积了三五年的时间,二狗又开始抛头露面,养起了鸟来,他每月初一高价收购各种珍奇异鸟,不论你拿什么鸟来,他都给一笔丰厚的谢金。哪怕是一只再也普通不过的斑鸠,二狗也给他一百块钱。别人都说二狗傻掉了。

    每当晨曦微露,二狗就穿戴好衣服,架着鸟笼溜达到学政衙署,枣红木的排凳上一坐,打上三圈麻将,不多不少,消受一上午的时光。他的规矩是日近中天,不管打完没打完,二狗必定踅回家,从不违例。

    江阴不少人也有模有样的学起了二狗,认为这是他新的赚钱的门道,高价收购各种稀罕鸟,鸟市的吴大趁此发了一笔横财。然而,二狗一年后便不再购鸟,鸟市也并未就此兴盛起来,众人都俨然吃了哑巴亏。据说,钱不过是从众人的口袋流进了吴大的口袋,又流进了二狗的口袋。这其中的蹊跷事,谁也说不准。吴大却大喊冤枉。这都是我出生之前发生的事,可是积习相沿,久而久之,江阴上了年纪的人,都成了提笼架鸟一族。他们以为提的不是鸟,而是二狗的命根子。也有人恨得压根直痒痒,唤手里的八哥叫二狗。

    又有人传言,二狗把手里的鸟全都散掉了,只留了一条土狗作伴,他唤这条狗叫沐冉。

    ……

    今个儿,喝过早茶,二狗溜着他的沐冉来到了学政衙署,他落座时,已有几桌麻将噼里啪啦搓了起来。鸟笼在曲廊里整整齐齐地并排着,是钢琴的黑白键,有鸟笼的地方是黑键,空的地方是白键。

    二狗来到空闲的一桌,叫了几个牌搭子,摇头晃脑哼着小曲,沐冉也摇着尾巴乞怜。

    这几年,江阴的外地人愈发多了起来,所以打麻将的也多是本地外地人参半。二狗今日的牌搭子也是一个本地人,两个外地人。

    一个苏北口音的人涎着脸皮道:“清一色,嗳,不好意思诸位,我的手气真是不错。”

    其他人脸上稍有愠色。

    “这倒是我难得的好手气。”苏北人说道,“自从我老婆跟着一个浙江老板跑了,我就没走过好运气。”

    “唔!”一个鼻音颇重的人说道,一听便是陕西人,他胡子拉碴,黄土高原上特有的粗犷,苏北人的话,似乎让他找到了一丝慰藉。

    “你老婆跑了,你倒还能沉得住气?”二狗正对面的江阴人好奇地问道,他瘦长的身躯像一根竹青的长竿,五官和身形很不对称。

    “那还能怎样?总不能找老板拼命吧。”苏北人摊开双手,顺势摸了一张红中。

    “女人也难说,她的心不在你这里,任你留得住人也白搭。”二狗故作深沉道,“我三老婆就是瞧上了个小白脸,我连句话也没多说,给了她一笔钱,远远地打发了,只是要她再也别出现在江阴。她倒是哭哭啼啼的,我甩了袖子,男人嘛,吐一口唾沫,就是一个钉,说出去的话,我不愿意收回来。她收了泪,倒是把我的那笔钱拿走了,所以男人,永远不要指望女人对你有真心,女人只会对钱保有持久的爱情。”

    苏北人瞧了一眼二狗,眼里说不上羡慕还是嫉妒。

    “我老婆跟我的感情还是蛮搭的,当年在北京组乐队时相识的,那时我还是个嘻哈族,追求着梦想,其实梦想是啥,都是滚他娘的蛋。不过老婆倒底是讨对了,现在结婚十年,也没红过脸。”竹竿得意地说,“我抱定的宗旨是,凡事老婆说了算,面子事小,老婆为大。”

    “男人在家里是顶梁柱,不能任由女人欺负。”陕西人的喉咙里永远浑浊着,像蟹嘴吐出的泡沫。

    “我老婆家里是开厂的,江阴数得上的大公司的千金。”竹竿脸上的得意之色更其灿若云锦了,“前几年我老婆外边有个男人,我也知道,但是我无所谓,反正有吃有喝,就是那个男的要来三个人一起过,我也不介意,女人如衣服。”

    “男人吃软饭究竟是不好,何况还有顶绿帽子。”苏北人闷声闷气地横说了一句。

    “谈不上是绿帽子,现在的社会,谁有钱就是爷!”竹竿翘了一下拇指,不知他是自嘲而还是顶撞。

    二狗扭身对自己的土狗说,“来,沐冉,戴上我的瓜皮帽,带色儿帽子可不能戴。”

    谁都清楚这是话里有话。

    “有时我也会背着我老婆,同朋友到靖江找小姐,三五百块钱,便宜又上算,反正这年头,人能快活一天是一天。”竹竿觉得心里话不吐不快。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江阴中产的家风还是没问题的,”隔壁桌上有个人插言了,“我也开着一个小作坊,一年嘛,保底赚个两三百万,我对我女婿就很客气,我的小老婆也觉得我不应该对女婿太苛刻,女儿规规矩矩的,行得正坐得直,结婚我还送了他小子一辆一百多万的保时捷,孩子嘛,论来论去,怎么论都是自己的。”

    二狗抬眼看到一个矮胖的中年人,脑门锃亮,额上的周围弯弯曲曲如同雨后爬行的蚯蚓。

    “唉,说是这么轻巧,你这样的岳父也是百里挑一。”苏北人道,“江阴这地方,五六十岁离过婚的倒是听不少,在我们那里,过了五十的没几个闹离婚的,夫妻吵翻天的,宁愿是喝农药,也不会对簿公堂。”

    “夫妻本是同林鸟,同甘是假的,共苦才是真的。”矮胖摇了摇头,又继续搓自己的麻将了。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男人只要管得住自己的家伙,女人没几个愿意人到中年闹离婚的。”一个雀斑脸的女人怒目而视道,“你敢说你的小老婆起初不是你养的小三?”

    “这……”矮胖搔了搔头,“感情的事,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

    “你婚内乱搞,还怨你老婆不能和你共苦,我看你就是个始乱终弃的陈世美。”雀斑的脸上绷紧了肉。

    “都消一口气,打牌,打牌。”二狗站起来笑眯眯地示意了一下,“娱乐,不要当真,也不能搞人身攻击,贴大字报。”

    “我和了!”竹竿推倒手里的牌,高声道。

    “今天真是晦气,一连输了上百了。”陕西人咬着牙根道。

    “小赌怡情。”竹竿道。

    二狗慢悠悠地沏了一壶茶,清香扑鼻,茶叶翠绿,一看便知是上好的龙井。

    “这茶道地了,老兄。”苏北人道。

    “老弟也懂茶?”二狗斜睨了一眼。

    “懂说不上,早几年我走南闯北,略知一二。”

    “那你说说。”

    “这品茶的门道多着哩,不能急,也不能不急,急了没有茶香,不急茶味就散掉了……新茶不如旧茶,旧茶不如野茶。”苏北人拉拉杂杂说得上气不接下气。

    “老弟,行家呀。”二狗只是略微一点头。

    “过奖,过奖。这茶要是不喝上十年八年的,都琢磨不出个究竟来,您老应该也颇有心得吧。”

    “茶就像女人,不能只看色香味,要靠品,好的女人,愈久愈有味道,男人就是热水,泡的茶好不好,门道全在水里。我的四个老婆,都是这么调教的,到如今我剩下的两个老婆,相安无事。”

    “高见,高见。”

    众人哄堂大笑,竖起了拇指。

    “继续搓麻将。”二狗忙把话题刹住。

    等到二狗又喝了两口酽茶,苏北人神经兮兮地说,“众人兄台,听说听说江阴城里有个富豪叫孙二狗,四十年前,非要娶自己的妹妹,搞得家破人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其他人也都附和着,谈论起孙二狗的各种奇珍异趣。

    “孙二狗老婆一个也没有讨上,听老辈人讲,一看就是鳏夫命。”竹竿鄙夷道。

    “我倒是听到的不是如此,那是他养父母的女儿,他把自己的亲生父母批斗死了,他下手真狠。”矮胖也没有了刚才争辩的戾气,偏过脸来凑热闹。

    “可不是嘛,”雀斑脸道,“后来他坑蒙拐骗发了笔横财,被他坑的倾家荡产的也不少。”

    “吴大,你过来。”矮胖招呼隔着几桌远的一个中年人,“当年是不是二狗让你倒腾的养鸟?”

    吴大麻将正打得兴起,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红润的脸皮,油光奕奕:“这个老王八羔子,害得我也赔了老本,这十几年见不上他的人,兴许早是死掉了,如果让我瞧见他,我非扒皮抽筋不可。”

    “老兄,你说是不是?”陕西人发觉自己初来乍到,了解甚少,因而似乎插不上嘴,他忽然发言自己也要表明自己不是隔岸观火,于是对二狗说道。

    二狗的脸色由黄蜡变为紫棠、又变为铁青、铁青的像森冷的蟹壳青。他沉吟了片晌,干咳了一声道:“二狗如果还活着,也和我年纪仿佛,不过缺德事他的确干了不少,一个老混蛋,呸!”

    ……

    三圈麻将打完,日已西斜,二狗今日破例没有在正午离开,他站起来,唤了声“沐冉”,躺在地上伸着舌头喘粗气的沐冉倏地一下立起来,摇着掉了些许毛的棕色尾巴。水榭里荷花正艳,灼灼的太阳望久了使人眩晕,二狗陡然忆起当年初次到张府的情景,当年的张府也有一池荷花,不过是枯枝败叶,“那碗红汤面真是冷”,他嘴里嘟哝道。

    他瞥见池水中一个戴着瓜皮帽,穿着敝旧靛青中山装的驼背老头,手里拄着拐杖,额上的皱纹像深耕的农地,漫漶了整个枯瘦的脸。二狗不认识这个人是谁,似乎很熟,又似乎很陌生。

    他把拐杖在地上“笃笃”敲了几下,算是向那个看似故交之人打了声招呼,慢悠悠地踱着步子离开了。

    二狗走后,一个打太极的头发雪白的老头整理了一下服装,说:“刚才那个遛狗走的,我寻摸着是孙二狗,他容貌变得太厉害了,但耳朵上那块疤,是怎么也不会变。”

    众人愕然。

    “那人到底是不是二狗?”、“二狗到底有没有老婆?”、“有几个老婆?”、“二狗的钱哪去了?”……

    又是一通喋喋之论。

    一碗红汤面外加两个小笼包,江阴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学政衙署的麻将声依旧,可从此江阴人再也没有人见过孙二狗,有人说他羞愤地上吊了,有人说他搬离了江阴,也有人说他……

    二狗似乎永远是江阴人绕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