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晚夏五十年最新章节!
转眼就过了祭灶,虽然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取乐之道,但是大家还是不忘习俗,家家户户开始了驱尘除旧,迎接新的一年。农夫也早已忙完了农活,服徭役的健壮除了部分必要留守的岗位也都分批次回到了家中团圆。
春节是大夏历里最重要的节日,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正在来临。
不过今年官府有明文规定民间不允许用红桃符,各诸侯郡县处也不允许张灯结彩,不允许各诸侯王和郡县府君设宴,也使得这个年过得有些索然无味。
可是再过几天,就是大夏立国百年了。因此朝廷上下也是十分头疼,在张通、曹敏、太常司马和等人多次商议之下,决定春节那日早晨京中秩比三百石以上的官员都要衣黑色朝衣,先拜见皇帝,然后再由皇帝赐群臣每人三样寒食,吃完后各自拜谢回府。
眼看着离年关不足半旬时日,此时的张通心里那股不踏实感愈发的强烈了。自张策北上持节据守代郡至今已经有十日了,却迟迟不见张策派使来信。“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虽然代郡有使来信说北虏只围不攻,一反常态,所图不明,但是策儿这孩子,出了京师,脱离了我的管控,总不至于胡作非为吧?”
一旁的张骁在早上点卯完后因为无事,直接被张通唤来丞相府待在身边。看到站在走廊上看着雪景入神的张通在自言自语,张骁心中一时不知如何自处,因为他很难分辨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是在担忧张策,还是在想着那份军功。
他们张氏一族因为孝恭皇帝幼子姜或继位,姜或生母张氏从广陵王太后荣升为皇太后,就此跟着鸡犬升天。
随着张氏母子地位的变更,手中的权力也变得不同。即位之初,因为叶谦身为三朝元老,迎立有功,因此叶谦的相位十分稳固,张氏母子对叶谦也是敬重有加。但叶谦在开春就病故了,外朝最高权力出现空缺,原本叶谦是推荐曹敏继任,但是张通在张太后面前直接讨要了丞相一职,又因为其本身是御史大夫,等同于副丞相,由其接任倒也没什么人反对。
可是张通在任相后开始狂妄自大,没有卓识的远见,只会耍上些许小聪明,导致其在朝中四处树敌。最可怕的是其晋身为王,虽然为张氏一族带来了一个王爵的荣誉,但是太祖的盟誓谁都清楚。张通这样做,无异于挑战大夏的权威,挑战天下的民心。虽然今上年幼,还不会反对什么,但是大夏立国百年,养士至今,那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那天下苍生的悠悠众口,哪一个会轻易放过他张通?
也就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些,张通才调了他们三个人来京中掌握兵权,还杀了几个持反对意见的布衣郎官来立威,不过这改变得了什么?
现在太后不在了,他们在京师已经不是那个让人高山仰止的存在了,反而得处处小心,如履薄冰,这一切都是因为张通他在火中取粟,挑战大夏这头魔兽。他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做,真的是愚不可及到不知道强行打破太祖盟誓会遭到反噬吗?
这一切,对张骁来说都说个谜,因为他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过这一切张骁都不敢在张通面前点破,因为张通已经踏出了这一步,现在再劝岂不是马后炮了?所以他能做的只有默默的守在张通身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这点他张骁还是透彻的。
“叔父何须担忧,张策在我张氏这辈中也是佼佼者,处事机敏,虽然平时闲散,但也不是不知轻重缓急之人。如果叔父担忧,可以遣人去询问一番,刚好年关将近,也可以聊表关心嘛。”看到张通在说话,即便是自言自语,他张骁也不好当作没听见,只能发声建议道。
本来有些走神的张通听到一旁的张骁的提议,转头欣赏的看了张骁一眼。思索了一下,觉得此事可行,遂开口说道:“此事你着手去安排,尽快取得消息。记住,上点心,分明暗两路去,懂吗?下去吧,孤还要进宫一趟。”
“喏!”张晓闻言也唱了个喏,恭敬的退了下去。
张晓这边才退了下去,张通让人去嘱咐了长史杨然一番,便上了车驾往上林宫去了。
安夏城是大夏太祖皇帝立国后在秦水旁的一个块处女地上经过缜密规划而建的,一直到了大夏开国十年建设完成,整个政治中心才迁移到了安夏城。
整座城池被四条大道呈丰字形划分开来,贯通南北的是安夏大街,在最北方是大夏皇帝和太后居住的上林宫和永春宫,两座宫殿另外有城垣隔开,也分称西宫和东宫,统称为内皇城。内皇城南方则主要是大夏王朝的各级办事机构,紧挨着上林宫最近的就是丞相府了。
因此张通才上了车驾,走上一会就到了上林宫门。左右递交了丞相的官帖后,就有侍卫和黄门郎一层层上报。他张通因为可以“赞拜不名”,所以不需要递交名帖。
那边侍卫和黄门在紧急的层层上报到皇帝,而这边张通只需要慢悠悠的往宫里走。因为国丧,整个上林宫都笼罩在一片片白布之下,所有的人都必须在制服外套着白衣,以示哀悼。
宫中的气氛显得十分的静穆严肃,也显得有那么点孤独吧。
没来由一股心酸在张通心上迸发。姜或如今才年仅九岁,就失去了母亲。虽然被迎立登极为帝,但是让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独在大夏的最顶峰,天下间谁能与亲,那种孤独谁能懂?
脚下的步伐不禁开始加快,他和张氏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关系自是非常好。在姜或五岁时孝平皇帝继位就封其为广陵王。张通从那时候开始就随着姜或母子在广陵国出仕,对姜或这个亲外甥,也算是特别上心。
今日来上林拜见皇帝,也无非就是君臣说说事,舅甥说说话。因为张通自己的心里,也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觉在萦绕,但是具体又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很快就到了上林宫前殿的策室,就是前殿乾元室旁的一个小书房。此时的大夏天子姜或正在与伴读楚羽和蔺离在策室里看着书卷。
楚羽和蔺离两人俱是大儒席明的授业弟子,而席明本是广陵国祭酒,是孝平皇帝指定给姜或授业解疑的。如今姜或为天子,席明迁为少府,成为了天子的私人大管家,楚羽和蔺离两人则为郎官,依旧为天子伴读。
张通走到了策室门口,解下了佩剑给身边的小黄门,并且脱下了鞋履,这才走进了策室。虽然他张通可以“剑履上殿”,但是在小外甥面前,他不想佩剑,因为他担忧这会给姜或带来一种武力上的压制感。
入了策室,张通径直来到了姜或身前几步远,跪坐了下来,伏地拜道:“陛下。”
座上的姜或看到是张通前来,连忙起身走到跟前扶张通起来,口中连忙道:“舅父大人与我虽是君臣,但是你我还是舅甥呢!以后若非在外人之前,莫须再行此大礼,以免见了外。快快请起罢!”在姜或连劝带扶之下张通这才跪坐了起来,见到张通如此,姜或也才退回到座上。
一旁的楚羽二人见是张通前来,连忙恭敬的见礼道:“郎官楚羽(蔺离)见过相王!”
“你们且退下吧。”姜或在座上对二人挥了挥手道:“今日伴读就到这里了,你们二人明日再来。”
楚羽二人得逐客令,连忙唱喏,退了下去。
“陛下在读什么书呢?”二人退下后,张通并没有上禀什么要事,当即就聊了一句闲话。
姜或本来想开口问张通前来是否有要事要奏,还没问出口就听到张通一反常态说闲话,一愣之下有些不习惯,许久才稚嫩的答道:“左右闲来无事,席少府今日没有开堂,所以在读《尔雅》。”
“《尔雅》?”张通疑惑了一句。
“是的,舅父大人。”张通每次来宫中基本是有要事禀奏,奏完就走了,很少跟姜或讲这些,所以姜或到现在还觉得有些奇奇怪怪。
《尔雅》是前虞朝就流传下来的一部辞典,相当于百科全书。但是这部书身为广陵王时姜或就应该读过了,不应该啊。所以张通乍闻之下,也有些发愣,不过其随即又调侃道:“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
座上的姜或此时觉得尴尬了。他本来只是闲着无事,随便取了一卷刚好是《尔雅》随手拿起来读罢了。而张通说的那句正好是《尔雅》释亲里的一句,他知道张通是在调侃他。张通又恰好是他的舅舅,这么调侃之下似乎没得反驳,所以姜或脸一下红了。
“舅父大人见笑了,我只是左右无事,随手取一卷观之。”姜或连忙解释道。
张通其实也不全是在调侃,他只是在表明他们俩的身份,同时也在像姜或表明另一层意思:你父亲不在了,你哥哥不在了,现在你母亲不在了,但是还有我这个舅舅。
不过调侃归调侃,说完张通就正了正身子,严肃的对着姜或说道:“陛下虽然是幼学之年,但陛下可是天子之尊,应该多看看《前虞史》《君王策》。”
《前虞史》是大夏前朝虞朝的兴衰史,为夏朝大儒郑徽之所著,里面详细记录了虞朝的施政措施和衰亡原因,因此多为夏朝皇帝的必读之物,以史为鉴嘛。至于《君王策》则是太祖时期的太子太傅玉离子为了开导大夏第一任太子所著,里面通篇所讲皆为天子为君之道、驭臣之术,也是大夏皇帝的必读书卷。
“舅父大人宽心,这两册我都读过了。”姜或知道张通误会了自己,以为自己只看些幼儿启蒙书卷,连忙表态。
张通听到这句话,脸上才出现了一点笑意,旋即又发问道:“那陛下可否说说如何治理这天下?”这是张通开始考量姜或了。
听到张通发问,姜或思索了一会才开口答道:“《君王策》里提到过君王治下,当王霸杂之。”
“哦?看来陛下没落下功课。那且试问,如何王霸杂之啊!”张通又发问到。
姜或确实是读过这两卷必读物,席明也讲解过。不过席明乃一介儒生,对君王驭下之道也不是很懂,所以讲解的有些模糊,一时间姜或有些语塞,良久才说道:“不是甚解,还请舅父大人教我!”
看到姜或回答不出来,张通的脸色有些严肃了起来,随即开口说道:“君王治下,当王霸杂之的意思就是君王治理天下,应该王道、霸道并用。那什么是王道和霸道呢?你还小,说一大堆你也听不懂,简单点说就是嘴上说仁德,手上拿利刃,不能一味的仁慈待人,需要恩威并施,明白吗?”
“但是这不符合贤君之道啊?”姜或听到张通如此简单粗暴的解答有些不适应。
张通耸耸肩,无奈道:“陛下还小,等再过几年就懂了,记得这句话就可以。”
“谨遵舅父大人之训,一定铭记在心。国朝有舅父大人辅佐,定然能昌盛百年。”姜或连忙吹捧了一句,他最怕的就是这个舅舅来跟他说教。
听到姜或的吹捧,张通神色有些古怪了起来,又对着姜或说道:“这江山是陛下的,当然是在陛下的治理下才能昌盛百年。为舅已经是知天命之人,谁知道哪一天就不在了,到时候还是要或儿你来撑起这个江山的。”张通越说到最后,话变得越柔,到最后都称呼姜或为或儿。
然而说者无意,听着却有心。姜或才是十岁不到,已经丧父丧母,如今一个舅舅跟自己说这种话,不禁悲从中来,旋即留下了眼泪。
下面的张通见状知道姜或是想起了其去世没多久的母亲,连忙又伏地道:“陛下节哀。”
姜或连忙制止了张通,舅甥两人连忙话题一转又说到了经书上,一直聊到了夜色降临,张通才请辞回到了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