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对西元1621年早春沈阳城外的贺世贤而言,发生的一切,恍如一场大梦。

自从两年前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关外主力损失严重,以至于目前在职明军中服役老兵的比例下降很大。

几天前的奉集堡战斗中,副将朱万良不敢与敌对阵,不战而逃。

连续几日传来的集奉堡失守,守军不战而逃的消息,令沈阳城内的明军士气无比低落。

除此之外,更令沈阳总兵贺世贤恼怒的是,目前沈阳城内的驻守明军只有不到三万人,如果除去辅兵,可战之兵甚至不足两万。

贺世贤原本还希望收拢那些从集奉堡逃回的溃兵来防守沈阳,可以一连几日,逃回的士兵却是寥寥无几。

在后金尚未合围之前,请求增援的求救信已由沈阳镇守太监亲自送往辽阳,而辽东经略袁应泰也已组织救援正在赶来。

从昨日起后金开始挑衅为攻城做准备,沈阳城内局势陡然紧张,以至于连知府陈辅克的卸任也不得不停下来。

两个时辰前,后金军正式进攻沈阳城,他们陆陆续续填平了城墙外围的壕沟,眼下稍作休整便要登墙夺城。

之前明军火炮怒吼了一阵,现在陆续也进入了冷却,后金军显然不会放过这个进攻的绝佳机会。

坐视建奴的盾车越过壕沟靠近城墙,这无异于将接下来的战斗地点放在了城墙上,经验丰富的贺世贤不会坐以待毙,他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场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中。

贺世贤与副总兵尤世功都商议了一下,他准备用自家家将组成精锐骑兵主动进行一次应战。

一方面激发明军的士气,另外一方面希望摧毁鞑子的盾车。

这样就可以为未来的防守争取一定时间。

在自家门口作战有城池之固,骑兵打不过还可以从容遁走,料想鞑子也是无可奈何。

昨日鞑子的几次小规模试探都被轻松击退,副总兵尤世功还斩贼数首。

鞑子疲弱不堪的表现,让贺世贤和尤世功的内心稍感宽慰,双双皆以为鞑子连日奔波以至于师老兵疲。

因此今日贺尤两人觉得利用小规模的进攻,可以控制战场节奏赢得一些战场主动权。

进攻目的很简单即借助城墙上的火力掩护击退鞑子的进攻,然后再借助地势把守前方壕沟路段,并焚烧壕沟内侧的盾车。

这样就能拖住建奴的进攻为援兵的到来争取时间。

出城前,贺世贤喝了三杯烈酒,怒发须张,朝四下大吼一声:“尽敌而返!”

“杀,杀,杀!”

众家将呼应。

贺世贤疯狂的举动把几个正在分拨钱粮的文官们听到消息吓坏了。

城内的实际情况文官们也很清楚,此时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城池陷落所有人都会无一幸免。

为了家人和朋友,谨小慎微的文官们连滚带爬一路小跑到知府衙门。

文官们痛哭流涕的正要将所见告诉给陈辅克。

知府陈辅克祖籍南直隶,扬州人士,万历年间举人,一身官袍,配之士子的读书气息,显得沉稳儒雅。

与榆林籍粗犷豪迈的贺世贤,形成鲜明对比。

陈辅克正与幕僚商议城中粮草准备事宜,猛然听到文官之言,哎吆一声“匹夫误我!”

,然后如同受惊的兔子般冲出衙门。

当陈辅克气喘吁吁的赶到南门时,贺世贤已经点好家将。

贺世贤全身披甲,手提镔铁大刀正要出城。

陈辅克拼命挤开人群,猛的窜出来抱住贺世贤小腿,痛涕道:“今日贼酋大举而来,沈阳墙高濠深楼宇森严,只要吾等上下一心,贼酋必然无功而返,贺总兵何须亲冒矢石?”

贺世贤喝了三杯烈酒,心思活泛胆子也大了,也不再那么害怕眼前的这位文官。

他扭头在马上抱拳揖手道:“知府大人,出城后若无机会,我可瞬息而返,若建奴败,我可趁势焚烧盾车,这样吾等守城必然万无一失,还请知府备好好酒菜,坐等消息即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