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龚县君的确实想法,但一县之地有一千人的守卒便绰绰有余了,无需再召一千二百人,三部之兵。
因为再召三部之兵,加上县中原有的两部半兵,便是五部半兵,除了留下一曲两百人守城,也有足足一营大军了。
通常朝庭的正规军出战,最小的独立作战主力军,正是五部之兵一营大军,而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之尊。
完整编制的一营大军大致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曲五部两千人,看来县君的胆魄十足,想以县君之尊,行校尉之事,欲要统帅两千人大军扫平汝南一境的所有黄巾蛾贼。
邱易如是的想着,心中亦有些焦急起来。
县君的心气如许之大,想来性情也要偏向于急躁。
想来从召兵到练兵再到出兵,最多不会超过一月的时间。
这是县君的机会,也是朱、邱两家提升自家声望与地位的机会,何尝不是自已洗清赘婿这身份的好机会。
邱、朱两氏一向薄待于已,邱易也曾想过要离开邱、朱两家远走高飞。
可是除了朱氏中有二子一时放之不下,还有便是时人最看重恩义之情,若是自已忘恩负义,只记仇怨不记恩德。
那么无论自已有多大的才能,终究不会得到他人的重用与信任。
之所以一直留在召陵,苦苦的强忍两家人的蔑视,就是要想法偿还这两家人的恩情,好清清白白的离开这两家。
若是征战有功,帮助邱瑞、朱勉二人立下大功,也算是偿还了这两家人的恩情。
另一个便是自已嫯婿的身份,嫯婿地位从古今至,向来是最低等的一类,与逃民、罪犯类似。
当年因为年少,在十三岁时便被邱庆转给了朱素为婿,成为朱氏的生子作种工具,便非自已所愿。
加上朱氏之女的日日冷嘲热讽,从不把自已当成她的夫婿。
在她的眼中,就算是任何一名仆役,都比自已要强。
想自已从来不曾嫌弃她的体长与貌丑,可她偏偏要这般的对待自已。
因此,邱易对朱氏之女的感情日淡,若非二子的牵连,邱易早就恨不得速速离去。
此次从军若是下立了大功,能被朝庭赐予官职的话,只需随便一个食百石的官吏身份,便可洗清自已赘婿的身份。
如此,自已也可与朱氏离缘,无忧无虑的另立一族,不用再在朱、邱两家的阴影下过活了。
邱易时常以武帝时大司马卫青的事迹来勉励自已。
当年的卫青不过是一奴隶尔,他都能为武帝时的朝臣之首,自已为何不能?
邱易有些心动的想着,现今最为急迫的便是召兵与如何的快速练好一曲的精卒,好为自已于接下来的平乱征战中立下莫大奇功。
直到巳时,才见近二百人赶着数十辆马车,抬着案几缓缓的走出城门。
贫民们全都一窝蜂的涌了过去,却见马车上全是行军扎营之类的什物,并不见任何钱粮的踪影。
不等他们停下,便有人大叫问道:“五铢钱呢?粮食呢?怎么什么都没有?”
领头的一名仆役总管神气的喝骂道:“闪开闪开,急什么?待会被应募上之人自会发下竹筹,可凭竹筹前往城中的朱、邱两府领取钱粮便是。”
贫民们这才松了口气,仆役总管又喝令众人排好队列,准备召募事宜,众人于是在推推耸耸中排好了数队队列。
可是朱、邱两府的仆役还要先立好营帐,才能正式的召兵。
又让贫民们好一阵的不满,可是权在他人手里,就是再不满又能如何。
只是邱易在旁,早就等得心热,想要早些召到一曲精兵强卒。
于是顺从民意,让两府的仆役先搬出一张案几,由自已预先召兵。
两府仆役自然认识这邱府的庶长子,与朱府大小姐的嫯婿。
虽然邱易在两府中的身份不高,但众仆役也只能是在府中才看他不起。
因为此次邱易是以新军义勇兵卒曲长的身份前来的,众仆役可不知两位老爷手中的名单详情。
也不知谁人会如此的不幸,分到他的那一曲为官。
若是被他记恨了,日后还不找借口以军法处置了自已,不值当。
两府的勉公子、瑞少爷自小便喜好武事,两府的仆役多少也懂得一些军中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