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眼红

混迹六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最新章节!

    又是一年丰收。

    寇老蔫儿掌管河东路,他前两年在雄州数着麦粒子下锅,那种艰难可想而知。

    更别说雄州军一路往西,逃亡井陉途中,打赢了,有缴获,军中就能饱餐几顿。

    要是被辽鞑子追着屁股杀,饿几天肚子都不稀罕。

    大批人马要吃要喝,连沿路的草根树皮都啃光了啊!

    多少百姓和伤兵饿死在半道上?

    想起来,都是一把心酸泪。

    所以,寇确发誓。

    只要他活着一天,就不会让治下百姓饿肚子。

    开荒,大力开荒!

    去年麦收,整个河东路就有三千万亩颗粒归仓。

    今年,更是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万亩。

    杨辰提倡的优选种子,用骨粉,农家肥肥田,也被自小就种过地的寇确严格执行了。

    家里养娃娃还讲究个补充养分,打好根基呢?

    更何况田地?

    他一年四季都往下面跑,甚至铁面无私地把好几个朋友子侄免职了。

    人家也没啥大错,就是改不掉老毛病,喜欢携带三五好友,出去游山玩水罢了。

    可这是什么时期?

    前线百万大军正跟辽鞑子打灭国之战呢!

    咱们后方,能松懈吗?

    能让将士们饿肚子么?

    见微知著,这种时候都懈怠,真到了和平时期。

    你们岂不是几个月,甚至成年都不管公务了?

    喜欢吟诗作对,那就别当官了,干脆回家专心做学问去。

    明廷的官场不适合你们。

    寇确的斗鸡眼一竖,谁来说情都没用。

    不但河东官场为之一清,就连听到消息的河北路,大同路,幽州路,辽东路等地都吓得不轻。

    因为,司马飞燕在明廷邸报上把寇确大大夸奖了一番。

    号召大家都向寇确,向河东路学习。

    今年的河东,到了六月份,麦子都没收割完。

    要不是天气一直不错。

    马毅刚都差点下令让第四军十万将士下田收庄稼去了。

    然而,情报司传来的一份情报引起了他的注意。

    今年三四月份,两淮、山东路,河南路遭遇了罕见的蝗灾。

    要不是京南五县养的鸡鸭够多,收成也得锐减。

    大晋新朝廷已经吵成一锅粥了。

    三个路,得减产多少?

    虽说这些地方都经过了鞑子的杀戮,人口减少很多。

    但加吧起来还是过了一千万。

    单单是每人头上补贴半担粮食,就足以吃穷司马锐的小朝廷。

    这还没算欠下的税粮呢?

    于是,就有人在朝堂上出馊主意。

    河北,河东可是大丰收啊!

    借粮呗!

    据说,这条情报传到寇确面前,老寇竖着斗鸡眼,唾沫横飞足足骂了一个时辰。

    说的好听。

    借了你们会还吗?

    你们随便找个赈济灾民的借口,咱们都不好意思摧着要。

    现在,咱明廷虽说尊你大晋为正统,实际上是各管各的。

    跟两个国家没啥区别。

    你有困难,咱们理解!

    缺粮,就花钱买呗!

    咱们出动百万大军,打辽国,不是在为中原人出气么?

    灭掉草原强敌,等于解除了中原的危机。

    可不仅仅是便宜咱们明王廷。

    你大晋不得躲在背后偷笑啊?

    马毅刚皱着浓眉,他看到了大晋朝的奇怪应对。

    放开黄江,运河防线?

    啥意思?

    让老百姓随意渡江,渡河,跑过来吃穷咱们?

    这也无所谓。

    我们新得了这么多地方。

    就算已经安定了一年两年的河东、河北路,人口也没恢复到鼎盛时期。

    就更别说大草原上,辽东那些新建的城镇了。

    地广人稀,再多的人口都吃得下。

    不过,粮食咱们不缺,可安置难民不仅仅需要钱粮。

    随之而来的管理,才是大麻烦。

    好吧,这些就让海澄的民政部去头疼。

    大晋的黄江水军频频刺探北岸是几个意思?

    如今,刘志的水军已经改名海军了,规模相当于四个师,十万人。

    但留守飞燕城的只有周铿第二师,监管着沁水、黄江丹水河口到大名运河一带好长的水域呢!

    第三师管着自大名到幽燕之地的粮草、武器辎重的运输。

    还有一部分需要巡视黄江下游。

    第一师全部出海了。

    明王杨辰钦定了两个海军停泊地,大建造船场。

    一个是海河出海口,命名为天津新城。

    一个是营州,那里是辽河的入海口,海军舰船沿河而上,几乎能包揽辽东南部守军的大部分后勤辎重的运输。

    同时,海军还在鸭绿江入海口搞了个丹东基地,方便巡逻三韩海岸线。

    当然,主要还是为了运出长白山的造船巨木,就近送往营口造船场。

    海军肯定要大肆扩充,未来至少保证两个军的规模。

    但现在,人手捉襟见肘,连黄江都照顾不过来。

    新任的第四师师长罗成功怒道。

    “军长,晋军要是敢窥视我们河东,揍回去就是了。”

    第十四师师长周必达劝道。

    “老罗,你急什么?”

    “卫如山的二十四师待在绛州,骑兵哨骑日夜不停地巡视着北岸。”

    “晋军没机会的。”

    “上岸抢粮?”

    “笑话,他们当咱们是靠两条腿赶路的辽人汉儿军么?”

    第二十四师只有两万五千骑,需要巡防东起济源,西到慈州龙门,长达近千里的江防。

    看似好像都能兼顾到,骑兵跑的快嘛!

    但人家一旦登陆,来的就不是几百几千人了。

    很可能几万人。

    卫如山要从上千里的防线上集中兵力,开什么玩笑?

    根本来不及好吧?

    娘的,咱第四军这一年多来,一直看守河东大本营。

    老虎不发威,被人当成病猫了?

    马毅刚敲敲地图道。

    “命令!”

    “罗成功,你部二团,三团留守防区。你带第一团和师部直属兵力一万三千于骑前出慈州江岸。”

    “周必达,你部同样如此,你率相同兵力前出阳城,接管济源。”

    “让卫如山的兵力收缩,全力防御绛州一带江岸。”

    “本军长带第四军直属部队屯兵晋城,为总预备队!”

    “遵命!”

    两人敬了个军礼,急匆匆离开太原,回去调兵。

    如此一来,不算近一个师的预备队。

    巡防北岸的兵力将超过五万人。

    不管对方在哪里登陆,一旦被发现。

    第四军就会在短短一个时辰里,集结上万的具甲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