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廷初立

混迹六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最新章节!

    司马锐登上帝位,局面也相当不错。

    暗地里,只不过丢了河东、河北两路而已。

    可在场的重臣都清楚。

    前十一年,河北路,河东路要备战强大的辽国。

    所有税粮都截留了。

    也没给朝廷贡献一文钱。

    实际情况,跟今天有什么区别?

    失去了两路的官员任免权?

    总比丢掉更多地盘强吧?

    司马锐再是心有不甘,也没有办法!

    一年多前,他对逐走辽人都不抱希望。

    甚至有了偏南江南的最坏打算。

    现在,反而凭空多了好几路的地盘儿。

    只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而已。

    一帮人商量了大半天,终于取得共识。

    七月初一,举行登基大典。

    司马飞燕也承诺,会在之前移交郑州一府六县。

    不过,那些军属的撤离,可能持续到年底。

    这一点,无可苛责。

    愿意离开的,也留不住。

    司马锐巴不得跟飞燕城有关的人和势力,都撤得一干二净呢。

    京畿之地,不怕没人来定居。

    杨辰在凤凰军城,邯郸、雄州呆了一个多月。

    很多筹建工程需要他来规划,忙的脚不沾地。

    大批中高级军官也得到了修为暴增的福利。

    自是不提。

    司马锐登基称帝,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杨辰没打算回去参与。

    那老家伙沐猴而冠,随他去吧!

    八月。

    飞燕城的重要部门和工坊几乎都搬迁到了邯郸。

    司马飞燕称王。

    朝廷派出魏长青和海澄前来册封。

    盛况空前。

    杨辰也捞到了一个封号——武安君!

    位在一品公爵之上,算是特例。

    司马锐就算不愿意也没招。

    他建号永平,不得大封功臣?

    可这普天之下,还有谁的功劳能大过杨辰去?

    偏偏,那家伙还是个太监!

    最后,还是某个老家伙引经据典,给了个武安君的封号。

    不过,私下里。

    杨辰的麾下都改称他为明王了。

    司马飞燕都封王了,双摄政的制度,杨辰肯定也要对等不是?

    朝廷的封号?

    谁看得上?

    表面上,江北的政权比封丘的司马锐朝廷矮了一级。

    但知道内情的官员和军将们都反应平淡。

    反正朝廷管不着咱们就对了。

    有啥好计较的?

    海澄和魏长青是自请离职。

    他俩需要给王府军一系的人腾位子。

    司马锐倒是不好明着赶这二位下台。

    就他个人想法,还是挺看重魏长青和海澄的。

    但人一旦登上高位,有些决定就身不由己了。

    苗人龙当了兵部尚书。

    另一个叫汪择贵的,顶替了海澄的刑部尚书之职。

    韩中富的户部尚书,就是谁都难以取代的了。

    他那个性子和作风,把钱袋扣得紧紧的。

    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

    就算他想辞官回家,司马锐也绝对不会同意。

    开什么玩笑?

    大晋银庄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走什么走,干到死的那一天再说。

    魏长青和海澄一人得了个公爵封号,就主动请辞。

    这回,两人带着一家老小跑来邯郸,是不打算走了。

    司马锐倒也大方,没有使袢子。

    天下人都看着呢!

    这俩老臣,在对辽大战中居功至伟。

    你可以以年纪太大的借口,让他们回家恩养,却不能阻止或者加害。

    其实,海澄不到五十岁,在仕途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杨辰和司马飞燕当然是大大的欢迎。

    魏长青确实年纪大了,身体再好也顶不住岁月煎熬。

    江北明廷也没有六部的说法,直接给了他一个监政的职务。

    虽说类似个总顾问的职务,但权利很大。

    魏老几乎所有地方都能去,很多部门都能过问。

    他的儿子魏炳元,之前就是大晋的兵部右侍郎了。

    仅仅比如今的河北路总管张叔平低一点。

    这次,杨辰直接任命他为大同路总管。

    大同府城还没打下来。

    但不影响魏炳元走马上任,原来的四个州还等着他去管理呢!

    海澄是个干吏,摇身一变成了江北明廷的民政部部长。

    暂时下辖商业、工业、营建、税务、治安、教育、政务、司法八个司。

    堂堂的大理公主段雁风都得听他调遣,不过当了个商业司司长而已。

    明月的职务被一分为二。

    所有民用工坊产业全部划到工业司。

    她只是担任了军政部下辖的兵工司司长一职。

    原来的情报部、内卫部统统下调一级,改称情报司、内卫司。

    当然,军政部还增加了参谋司,作训司、陆军司、海军司以及后勤司。

    一样是八个司。

    当然,军政部长是杨辰兼任,司马飞莺任职参谋司司长。

    司马飞燕不兼任具体职务。

    她负责抓总,权利并不比封丘那个皇帝少多少。

    主要还是杨辰太懒了,太喜欢到处跑了。

    他早就说过,一旦走上正规化,担子就得交给司马飞燕。

    能者多劳嘛!

    中秋节一过,这家伙就押着一批火炮急匆匆北上大同了。

    围城四个月,双方准备的也差不多。

    到了一决雌雄的地步了!

    同时,雄州这边集结四十万精锐。

    秦武担任东路北伐军大帅,司马飞莺副之。

    第一军留在雄州担任总预备队。

    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军全部出击,目标直指幽燕。

    整个河北,只剩下第七军十万人留守。河东还是由马毅刚的第四军留守。

    刘志的水军得到了再次扩充,已经满编十万人。

    黄江北岸,下游直到出海口,包括运河一线都归他看守。

    江河的第二军,周强的第六军,冯远山的第三军已经调走所有河东留守部队。

    整个大同四个州,已经集结了三十万具甲铁骑。

    当然,前线只有二十万。

    杨辰紧赶慢满赶,终于在八月二十三号到达大同城外。

    说是围城四个月多。

    但外长城是连接大同的。

    明军不可能去关外堵截,兵力也不够。

    辽军依然可以通过大草原源源不断的支援。

    周强摩挲着一根根冰凉的炮管,喜形于色。

    “哈哈哈,这下好了!”

    “长史……阿不,王爷!”

    “军属,师属大口径火炮终于配齐。”

    “各团的60迫击炮差一些也不打紧。”

    “咱们……啥时候开始攻城?”

    在场的军长、师长门,一个个摩拳擦掌。

    确实等得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