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登基

要离刺荆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很快,无论是赵煦还是高太后,都已经无心再去关注王珪的事情了。

    因为,福宁殿的官家的病情,迅速恶化。

    乙未(初二),就已经喂不进任何汤药水米了。

    他的身体,陷入了完全的瘫痪。

    除了还有呼吸之外,几乎就是个死人。

    有人开始提议,是不是可以去取来,那枚在元丰五年,被一个叫道亲的和尚,敬献的所谓‘仙丹’尝试一下。

    也是在这一天,赵煦走完了他立储的全部程序——依传统,皇子立太子,需上七表谢之,以表谦让(皇帝五、太后一、皇后一),当然了,所有谢表,都是邓润甫代他写的。

    于是,都堂宰执在这一天,颁布了大赦,以立太子兼为天子祈福的名义,大赦天下。

    丙申(初三),太医局的国医们一切可以刺激,卧疾在床的天子的手段,都宣告失效。

    两宫在商议过后,只能是做出最后一个可以为赵煦的父皇能做的事情。

    她们将元丰五年,道亲僧敬献‘仙丹’的事情,告知了宰执们。

    宰执们于是上表,请求两宫启用那枚‘仙丹’。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做无济于事。

    每個人也都清楚,什么仙丹、长生药,都是假的。

    即使是哪位卧疾在床的天子也是知道的——不然那枚‘仙丹’也不会一直被收藏在御药院里。

    可到了这个时候,人力既已穷尽,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也不得不做这个事情。

    不然,以后国史之上,后人如何评价?

    明明有‘仙丹’而不为天子用?

    太子长大后,要是知道了,会做何感想?

    于是,两宫下诏,同意了宰臣之请,命梁从政取来了被收藏在御药院里的那枚‘仙丹’。

    寄希望于其可以生效。

    可惜,想尽了办法,也未能让天子服下‘仙丹’。

    没有人敢冒着‘损坏龙体’的风险,去强行掰开天子的嘴。

    更没有人敢使那些民间的偏方。

    太子就在旁边看着呢!

    赵煦流着泪,看着已经急的满头大汗的太医局国医们,也看着和他一样在哭泣的高太后和向皇后。

    他叹了口气。

    “太母……母后……”赵煦哭着说道:“可以命国医们退下了!”

    “父皇龙体万万不可有丝毫损伤!”

    高太后和向皇后,都是流着泪点头。

    她们心里面是明白的,所谓的‘仙丹’,就只是个噱头。

    是拿来堵别人的嘴的。

    既然现在,太子都已经同意了,就不必冒着损毁龙体的风险,去做一个必然失败的事情。

    赵煦见着,闭上眼睛,再次跪到了他父皇的病榻前。

    他知道的,宫车晏驾,就在眼前!

    但他至少,让自己的父皇在临终前,可以走的安宁。

    不必被人强行撬开嘴巴,将鸡蛋大的重金属‘仙丹’强行塞到胃里面。

    让其最终带着痛苦而去。

    帷幕外,宰执们都匍匐了下来。

    帷幕内,太医局的国医们,也都是一边谢罪,一边退出去。

    而趁着国医们,从帷幕中出去的刹那。

    赵煦看到了,殿中匍匐的宰臣身影。

    他数了一下,只有六个人。

    也就是说,左相王珪,还是在家闭门不出。

    转天,三月丁酉(初四),太医局的陈易简报告,已经摸不到官家脉象,只能听到官家微弱的心跳和短促的呼吸。

    这一天晚上,大庆殿的金刚道场中,聚集了整个汴京城的高级僧道。

    念经声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

    作为太子,赵煦在高太后和向皇后的陪伴下,亲自出席了这一次的金刚道场。

    然而,神佛终究也没有降下奇迹。

    第二天,戊戌日(初五),辰时。

    随着宣德门城楼上的钟楼被人敲响,整个皇城大内缟素。

    御极天下一十九年的天子,终于还是驾崩了!

    福宁殿中,天子的遗体,已经被人抬出来,放置到殿中西阶。

    赵煦跪在灵前,哭的无比伤心。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客观上。

    他都必须哭,而且必须哭的伤心!

    在他身旁向皇后,陪着他一起落泪。

    高太后坐在殿内帷幕中,也是在落泪。

    宰臣们,从殿外鱼贯而入。

    群臣到了御前,都是哭了一声,然后就匍匐到地上:“臣等请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太子殿下节哀!”

    “国家社稷,尚需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及太子殿下扶持!”

    “臣等万死,敢请太子殿下,于先帝灵前即位,以定社稷,以安天下!”

    于是,立刻就有内臣,匍匐着上前,然后不管不顾的架起赵煦,将一件早就缝制好的黄袍,套在他身上,然后就将他放到了福宁殿内偏东的一张准备好的御座上。

    宰臣们一拥而上,匍匐在地,举着朝笏三拜九叩:“臣等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接着,福宁殿外,已经云集在殿外的文武大臣,也都跪下来,三拜九叩:“臣等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御座上的赵煦,抽泣着,流着眼泪。

    眼睛只是看着那被放在了殿上西阶上的先帝的遗体。

    他知道,这是大宋祖制。

    先帝升暇,就不再是君,而是祖宗神灵。

    升暇的祖宗神灵,就只剩下了祭祀这么一个作用了。

    这就是大宋的时代特色。

    自欧阳修、范仲淹,倡导古文运动,发起庆历兴学之后。

    大宋的士大夫们,就已经不再相信天人感应,也不再相信君权天授。

    士大夫们既然连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都丢到了一边去了。

    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会愚忠于一个坐在汴京宝座上的皇帝?

    开玩笑!

    熙宁变法以来,旧党大臣怎么做的?

    爷不伺候您啦!拜拜!

    爷去洛阳了!

    文彦博、富弼、司马光等人,都是如此。

    这就叫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不止旧党大臣是这个样子。

    新党也是一样!

    拗相公王安石是怎么回事?

    人家在江宁表示:勿cue,忙种花念经。

    这就是为什么,韩琦会被大宋历代天子推崇的缘故。

    也是为何韩琦谥‘忠献’的缘故。

    韩琦在世时,即使反对新法,但也没有阻扰,更没有破坏,反而协助新法实施。

    就这一点,在皇帝心中,甩其他士大夫十万八千里。

    赵煦想到这里,也是在心中叹息:“国难思忠臣啊!”

    “我的忠臣又在那里?”

    他看向殿中。

    赵煦明白,如今在朝的宰执大臣们,即将迎来两宫时代的狂风骇浪。

    能够撑下来的,一个都没有!

    赵煦能够勉强护住这些人的体面,让他们出知地方州郡为官,就已经不错了。

    所以,他们短期内,都不可能是赵煦需要的‘忠臣’。

    况且,现在的赵煦,也不需要一个真正的先帝元老在他耳边,天天念叨着什么先帝志向,熙丰旧事。

    赵煦有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他们教。

    所以,这些大臣还是出去的好。

    倒是曾布和邓润甫,运道不错,一个赢得了高太后的信任,另外一个得到了向皇后的信重。

    这样一来,即将开始的两宫时代,就多了这两个变数。

    可他们是忠臣吗?

    邓润甫或许是,但曾布就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至于旧党群臣?

    他们嘴上,肯定比谁都忠,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只有天知道!

    于是,赵煦环顾满朝上下,竟连一个他感觉靠得住可以依靠的‘忠臣’也没有!

    不禁内心怆然!

    好在……

    “还是有一个忠臣的!”赵煦将视线看向殿外,他知道,有一个大臣,绝对忠诚,可以依靠的大臣此刻就在殿外。

    苏颂苏子容!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他就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大忠臣!在现代的十载留学后,苏颂的地位,在赵煦心中直升攀升!

    已经被他视作肱骨一样的心腹!

    在心里想着,赵煦就抹了把眼泪,看着满殿匍匐的群臣,也看向殿外。

    他哽咽着说道:“卿等免礼!”

    他照着高太后、向皇后教过他的话,一个字也不改的说道:“大行皇帝不幸奄弃天下!朕荷祖宗神灵之庇佑,获天下之爱幸,以幼冲之年,渺渺之身,而居天下人之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望髃臣多多匡扶,多多谏言!”

    “臣等万死不辞!”群臣顿首再拜。

    于是,在左相王珪告罪在家的情况下,右相蔡确得到授命,宣读大行皇帝遗诏。

    这个遗诏,也早就写好了。

    在赵煦立储的那一天,连着立储制词一起写好的。

    如今,只是改了一下时间,直接就能拿来当庭宣读。

    “朕以菲凉,奉承大统,获事宗庙,十有九年……皇太子某,温文日就,睿智夙成。仁厚孝恭,发于天性!人望攸属,神器所归!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在蔡确抑扬顿挫的宣读中,福宁殿内外,一片哽咽抽泣。

    赵煦也从御座上离开,面朝他的父皇遗体跪下来,流着泪哭泣。

    左右立刻上前,假做要扶起,但怎么都‘扶不起’,只能劝道:“还望官家为江山社稷计,将息龙体,保重圣躬!”

    殿中的蔡确,停顿了片刻后,才接着念:“然念方在冲年,庶务至广,保兹皇绪,寔繄母仪……”

    “皇太后圣哲渊深,慈仁恻隐,辅佐先帝,拥佑朕躬,识达几微,闻于四海,可尊为太皇太后!”

    帷幕后的高太后,顿时放声大哭,几个内臣迅速上前,将她搀扶住,纷纷劝道:“还请太皇太后,为官家计,为社稷计,节哀将息!”

    蔡确顿了顿,等着帷幕后刚刚升级的太皇太后哀尽,才继续念着遗诏:“皇后向氏,德敷柔顺,道蔚贤和,辅佐朕躬,秉齐明之德,为太子嫡母,致骨肉之亲教,可尊为皇太后!”

    灵前的向皇后,顿时痛哭哀嚎,左右连忙上前拉住就要扑倒先帝灵柩之上的皇太后。

    “太后娘娘还请节哀!节哀!官家尚需娘娘保佑拥护啊!”内臣女官们,一边哭,一边安慰着新晋的皇太后。

    蔡确依旧是停顿片刻,等着向太后哀尽,才继续念着:“一应军国事,太皇太后权同处分,并皇太后权同佐理,余依章献明肃故事施行……”

    剩下的,已经没有人去听了。

    所有群臣,无论殿内殿外,都是面朝着帷幕内的太皇太后以及在灵前背着群臣哭泣的皇太后,持芴而拜:“臣等恭问太皇太后圣躬万福!”

    “臣等恭问皇太后圣躬万福!”

    赵煦在殿上,静静的听着,也静静的看着。

    心中犹如明镜一般。

    ……

    注:仙丹一事,是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的,原文神神叨叨,就不提了,可以肯定是有这么个东西。

    注2:北宋历代皇帝驾崩后,皆殡于福宁殿西阶,而嗣君则在殿东受朝贺。

    PS:我明明定时发布的,为什么没有按时发布?!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