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毛苌与炙手可热

虾湖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汉边最新章节!

    贾严在听到顾紫微拓印了数百本《道德经》和《道源》,并且还会加大力度继续拓印下去这个消息时,简直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此一来,我黄老之思想将根植于天下,开枝散叶。凡吾汉土之所在,皆有黄老学子,典籍。”贾严被顾紫微给他描绘得前景高兴得合不拢嘴。

    而让他尤为激动的,则是顾紫微的最后留下的一句话:“不知先生有无书文,注解欲流传于世,九儿定全力助之。”这句话将年近古稀的贾严,本已经古井无波的心境,重新搅乱了开。

    “若是自己所书之注解,平日偶得之灵感,皆能拓印千册的话……那百千年后,吾未必不能同古之先贤相提并论。”

    ……

    与此同时,河间王府。

    此处主人刘德正在摆宴送别当世大儒,河间王博士,“小毛公”毛苌。

    能让河间王刘德亲自摆宴相送,毛苌当然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是留下“脱颖而出和毛遂自荐”这两个典故的,战国末期赵国著名说客,毛遂的后人。而毛苌的伯父毛亨亦是当世大儒,荀子之高徒。被人尊称为“大毛公”。

    就是这两人重新编撰了诗经。而其叔侄二人所创的“河间君子馆”。也是名动天下的显学。

    不过听说平阳城中,发明制纸之术的顾九儿又弄出了拓印之术,毛苌立刻就坐不住了,他可是从小就和伯父一起整理编纂过《诗》的,知道典籍文字想要流传下去有多么不易。

    当初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时,他的伯父毛亨冒着被抄家灭族的风险,带着家眷携《诗》仓惶奔逃至河间鲁垣县,然后隐姓埋名居住下来。

    这一藏就是整整二十年,直到惠帝四年颁布了“除挟书律”,他们一家才敢光明正大的行走,整理《诗》,编纂《诗经》和《诗经诂训传》,并将其发扬光大。

    可是天下又有几个毛亨?又有几人敢以身犯险?太多太多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失掉了传承,慢慢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毛苌太明白书籍传世之总量对其能够千古流传的意义和重要性了,别的不说,若《诗》有千本万本,那哪怕未来再有一次焚书坑儒,也能多几个像他伯父毛亨一样的,甘冒奇险也要把前人的文化,风俗,智慧传承下去的勇士。

    所以毛苌刚听到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年逾古稀之龄,二话不说就收拾行李向河间王刘德辞行。

    “老朽多承大王恩惠,此一别还请大王珍重。”毛苌已经快八十岁了,放到任何年代都算高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北平献侯那样能活一百多的,这次出行他连棺材都备好了,他已经做好了死在异乡的准备。

    刘德有些哽咽,他是个尊师重道喜欢儒术的文青藩王。别的藩王收到赋税佃租都拿来造宫台享乐,唯独他出重金来四处求书。

    毛苌是他礼聘再三才请出山的饱学之士,再加上其长者的身份,刘德一直以师礼待之。

    帝王之家没有亲情,他的同母大哥废太子临江王刘荣被苍鹰郅都逼死,他那个脑袋不太灵光却又善妒的母亲也很快忧惧而亡。

    在河间王刘德最忧惧迷茫的时候,毛苌像一个祖父一般,给他讲经义讲道理,让他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动力和方向。

    此次一别,山高水远,就不知还能不能再相见了。

    “先生,乘本王的车驾吧!”刘德真心实意得劝说道。

    “老朽岂敢逾礼?大王请回罢。”说着,毛苌对刘德拱手一礼,就要上车。

    刘德躬身还礼。

    河间王一直等马车走远了,才站直了身,吩咐左右侍卫道:

    “你等带百金,携王府医令,远远坠住先生,入上党地界再现身,这样先生便不会赶你们回来了。另外先生无甚余财,此次又是有求于人,你们定要帮着先生疏通打点,商人重利,多费些金钱没甚么所谓,但务要让先生得偿所愿。”刘德出身尴尬,平日也没有赏赐,日子过得并不算阔绰,平日买书和王府开销也不少,百金已经是他能拿出的极限了。

    “王爷,医令随我等走了,那你呢?”侍卫忍不住问。

    “不妨事的,本王正值壮年,顾好先生才是要紧。”

    “喏!”侍卫带着金子领命而去,靠着车辙远远坠在毛家马车的后方十里处。

    ……

    “祭酒,听说平阳县城有一商女有拓印之术!”

    “明日谴公子携竹简去平阳!”

    累死的对话在不同的地方发生。

    ……

    “商人女?那不如将其家列入来年迁茂陵之人口中,再问其制纸拓印之术,逼其就范!”当然不乏阴狠狡诈之辈。

    “只怕不行,其虽未商家之女,但与平阳侯交好,就连平阳侯世子曹襄亦是其学生,另其师长亦是县三老,只怕……”

    “还有这等事?那再另想办法吧。”

    ……

    激动得当然不止是贾严毛苌两个,昌邑,晋阳,洛阳,南阳,乃至长安。儒家,法家,道家,兵家,乃至小说家,收到消息后,都派人星夜兼程,前往平阳来。

    “立德,立功,立言!”这可是一个能让自己千古不朽的一个机会,但凡有点水平有点念想的,谁都不愿放过!

    于是顾紫微瞬间就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每日都有人登门拜访,而来听她讲课的人也与日俱增,大家一个个都开始旁敲侧击得打听起拓印之术来。

    顾紫微为保万全,还给刻模具的王忠配了两个顾家的护院,并叮嘱让王忠一家最近少出些门。

    她还不打算把雕版印刷这项技术公开,原因很简单,若有人拿她发明的雕版拓印反书禁书,那她必然会被牵连,还不如先将其牢牢得掌握在自己手里,什么书能印什么事不能,都由自己来裁决。

    至于拓印的定价,她准备等人多些时,再将其聚为一堂,然后再统一公布。

    毕竟这是个还没有版权意识,出书还要倒贴钱的年代。